從八十年代開始,海市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
生活好了,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高了,尤其是關乎衣食住行方麵。
批發市場作為衣食的兩大重要場所,更是能窺見其中的巨大變化。
豐霞看中了批發市場的便利,尤其是采購原材料方便這個特點,因此在找房子的時候就格外關注這方麵。
“正好旁邊是個小院子,有三間大瓦房,以前跟這個大雜院是一體的,十幾年前被砌了牆,單獨隔了出來。
原先的主人家出國了,這房子就空了下來,賣的話價格不算高,但你們要是租住的話,可不便宜。”
張姐侃侃而談,要不是知道豐霞他們是從河市逃難過來的,都想勸她把房子買下。
豐霞一聽介紹,就心動不已。
“現在能去看看嗎?”
”當然能去,這房子裝修的都好,衛生間和廚房都有,收拾的也幹淨,當初不少人相中了。
就是這租金一個月得二十五塊錢呢,太貴了。“
批發市場這邊住的人,要麼就是家在這邊,沒必要花錢租房子。
另一種就是來這邊做買賣的,這年頭做買賣都想著賺錢,生活方麵能省則省,更不會花大錢租房子了。
聽到月租金二十五塊錢,豐霞眼皮一跳,剛才他們看的那兩間房才十塊錢的月租,這差距也太大了。
“霞子,要不咱不去看了,太貴了……咱、咱別耽誤張姐時間。”
寧開遠弱弱的開口。
其實他現在還是不認同豐霞要租房子,並且要在這邊做小買賣的想法。
張姐哈哈大笑,“不耽誤時間,咱們就去看看,看兩眼又不會掉塊肉。
要是相不中,咱們就再去別處看看,批發市場這邊房子可不少呢,要是這邊沒有合適的,咱再往遠處走走也能找到。”
豐霞聽著張姐的話,安心了不少。
“對,咱們看看去,在你二姐家住了不到三天花了五十,那時候你咋不說太貴?這要換成租個好房子,咱們還能住倆月呢。”
因為他二姐寧小麗的原因,寧開遠沒底氣,扛著倆麻袋認命的跟在後麵。
小院的門是扇朱紅色的木門,顏色斑駁有些掉漆掉皮,沒有門檻,也挺寬大。
張姐從隨身的挎包裏拿出一串鑰匙,找出其中綁著紅繩的那把。
“你們別看著門破舊,想當年,越是這種破門才越安全呢。”
大門被推開,隨著往裏走,能看到院子正中央有棵棗樹,細細的樹幹,看起來也不過才栽種了幾年。
“這是屋主的孩子出國前栽下的,前後不過三年,沒人打理,長得不是很好。”
說是小院子,但進來之後,能看出來這邊的院子幹淨齊整,麵積並不算小。
正中三間大瓦房,東側是廚房,西側是廁所,還能淋浴洗漱。
“你們看,這廚房旁邊還有個水井呢,能自己壓水上來,不管是吃水還是洗漱都方便的很。”
房子裏都有簡單的家具,隻要再買點生活用品,立馬就能住進來。
豐霞看的很滿意。
“張姐,月租金能再便宜點嗎?”
張姐難為的搖搖頭,“以前這月租金是三十塊,要不這房子早就租出去了。”
豐霞不敢賭,她算了算手中的存款。
“張姐,我們能不能先租兩個月,要是這兩個月我能賺夠錢,就繼續租,要是賺不夠,我們就換個小點的房子。”
豐霞想逼自己一把,有足夠的壓力,才能有足夠的動力。
真租一個破房子,等習慣了將就的生活,她怕自己再也沒有動力往上爬。
張姐隻是略一思索就點頭同意了。
“看妹子你也是實誠人,這事兒我做主同意了。
要是你哪裏有難處盡管找我,我雖然沒啥大本事,但在這邊住了幾十年了,多少能給你們點建議。”
簽契之後,一手交錢一手交鑰匙。
豐霞一家就這麼匆忙的住了下來。
晚上,寧開遠盯著漆黑的屋頂,喃喃道:“霞子,咱一個月能賺二十五塊錢嗎?”
他現在感覺自己像在做夢。
在老家種了這麼多年的地,就算出去打零工,一天才賺幾毛錢,別說養孩子,租房子都不夠花用。
豐霞捏捏丈夫的手,“當然能,一定能!”
她想過了,明天就去批發市場看看。
“明天我帶著倆孩子,你先去附近看看,看能不能找個活計,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初來乍到,他們兩口子必須得有人能份穩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