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庭內鬥自相殘,沙場征戰馬嘶鳴。
短兵相接猛如虎,刀光劍影冷似冰。
揮戈躍馬將軍威,運籌帷幄謀士風。
群雄逐鹿爭霸業,誰肯俯首憐蒼生?
東周鎬京。周平王召開群臣大會,向眾臣宣布說:“隻因近年來西戎屢屢犯我大周,致使民不聊生,國家多難。本王考慮再三,決定遷都洛陽以圖發展,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太宰咺xuan說道:“大王這個決定太英明了。遷都於洛陽,不但使鎬京百姓免受西戎塗炭之苦,還可以使我大周避開西戎鋒芒,養精蓄銳,重振雄威。”眾大臣聽了紛紛表示讚同。司徒衛武公卻反對說:“我不這樣認為。鎬京左有殽山和函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右有隴山、西蜀之地,依山靠水,沃野千裏,此乃是普天之下最好的地勢,是我大周富強興盛的根本。如果遷都於洛陽,恐怕我大周就要從此衰弱了。”平王見衛武公提出反對意見,便氣啍啍地說:“遷都一事,本王也是迫於無奈。如今西戎之兵已經侵占了岐山和豐京一帶,眼看就要攻入鎬京。犬戎之兵猶如虎狼,來勢凶猛,我朝兵少力弱,難以阻擋。倘若到時候國破家亡,這誤國誤民的罪名誰來承當?我們遷都洛陽,隻不過是避其鋒芒以養精蓄銳,待戎兵退去,再來重建鎬京,豈不更好?遷都一事,就這麼定了!”於是吩咐太卜選定吉日,遷都洛陽。
到了遷都那天,秦襄公贏開親自帶領軍隊前來護駕。鎬京百姓,扶老攜幼,跟隨東遷的不計其數。
到了洛陽,隻見街市繁華,宮殿華麗,平王高興的對群臣說道:“怎麼樣,我的決定沒錯吧,這裏比鎬京安全多了,哈哈哈。”
安頓完畢,秦襄公來向平王辭行回國。平王對秦襄公說道:“愛卿為本王鞍前馬後,一路操勞,本王也沒有什麼可酬謝的。岐山、豐京一帶,多數都被西戎侵占了,如果你能擊退戎兵,奪回這些地方,本王就把它們統統賞賜於你,讓你永坐西部君主。”秦襄公謝恩告別。
回國以後,秦襄公立即整頓兵馬,開始攻打西戎,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把西戎消滅的土崩瓦解了,被西戎所侵占的岐山和豐京一帶全部納入了秦國的地盤。秦國由此開辟了上千裏土地,成了西方的一個大國。
鄭國的鄭武公姬掘突趁著平王東遷的機會,率領鄭國軍隊把東虢國和周邊的弱小鄰國給兼並了,以滎xing陽為都城,建立了新鄭,鄭國也從此變得強大起來。鄭武公和衛武公同朝在周王室任卿士,共同輸佐周平王。平王十三年,衛武公去世,鄭武公就開始獨掌朝政。今天在滎陽主政,明天在洛陽輔王,來回奔勞,兩頭忙活。
鄭武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寐生,次子叫段。寐生和段雖是-母所生,但長相和性格卻有很大差別。寐生長得虎頭虎腦,不善言辭,常被父親帶在身邊,南征北戰,馳騁往來於沙場;段生得英俊威武,一表人才,且能說會道,所以深得母親武薑寵愛,享受著皇家子弟的富貴和安樂。有一天武薑異想天開地對鄭武公說:“段兒自幼聰明伶俐,又長得一表人才,有人主之相,君主何不廢了寐生,將段立為世子。”鄭武公瞪了她一眼,生氣地說:“長幼有序,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況且寐生又沒有什麼過錯,怎麼能因為偏愛之心就廢了世子呢?”武薑聽了,嚇得不敢言語。後來,鄭武公就把共城那個地方封給段,作為他的食邑,所以人們也把段稱作“共叔段”。
鄭武公去世後,寐生繼承了父位成為鄭國的國君,也就是鄭莊公。鄭莊公登位後,代替父親仍然在周王室做卿士的職位。
鄭莊公登位後,鄭國臣民無不歡呼禮拜,隻有武薑和共叔段兩人悶悶不樂。武薑勸慰共叔段說:“段兒不必傷心,你暫且在共城安心待著,為娘一定幫你奪了這國君之位。”共叔段說:“製邑和京邑這兩座城池,乃是國之重地,我若得其一,必能與兄長抗衡。如果我向他討要此地,定遭其拒絕,唉!”武薑說:“這事就交給為娘去辦。雖然你父不在了,但為娘的話諒他不敢不從。”
這一天,武薑把鄭莊公叫到跟前,對他說道:“你現在倒是位高權重,顯赫天下,全不把你弟弟放在心裏。你弟弟段在共城那個小地方,既沒權,又沒利,難道你就忍心看著他在那裏受苦嗎?”鄭莊公說:“但憑母親吩咐,孩兒照辦就是。”武薑說:“你能不能把製邑那個地方封給他。”鄭莊公說:“製邑地勢險要,乃是國之重地,父親生前曾囑咐過我,那個地方不能分封給任何人。”武薑說:“既然製邑不能封,那就把京邑封給他吧。”鄭莊公說:“京邑和都城滎陽不差上下,也是國之重地,是不能隨便封人的。”武薑一聽就來氣了,惱怒地說道:“製邑不能封,京邑也不能封,難道你想讓段在共城呆一輩子嗎?你幹脆把他趕出鄭國,讓他自謀生路去吧。”鄭莊公見武薑動了怒,隻好說道:“母親不要生氣,孩兒就將京邑封給弟弟就是了。”武薑見鄭莊公鬆了口,就緩了緩語氣說:“我也明白京邑是國之重地,不能隨便封人的。但段不是外人,那可是你的親弟弟呀。把京邑封給你親弟弟,這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呢?”鄭莊公說:“母親說的是,明天上朝後孩兒即刻辦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