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初走出了遠阪家,攔住了想要進去的美杜莎,告訴她不要打擾兩姐妹,隻要在這裏保護好她們的安全。就自己靜靜的離開,他已經有些感悟,是心境上的,想要找個地方好好地靜思一下。本來想要找個沒人的山洞,可是回頭看了一眼遠阪家,張靜初歎了口氣罷了我就在這樓頂上吧。也不進院子隻是五色光華閃動,張靜初就已經出現在了遠阪家樓頂的一塊平台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準備工作之後,張靜初就進入了一種明悟的狀態。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修為就是心境,其實是不對的。法力修為和心境完全是不同的。有修為法力卻未必會有符合自己的心境,可是一個沒有任何力量的人卻有可能領悟到絕佳的心境。一句話這與法力修為無關。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無關哪管他何用,可是就像是法力和修為之間的關係,如果連自己的心境都沒有,連自己的心都不清楚,那你還求個什麼仙,修個什麼道。傳說修道的人有三大心境,天心境,觀雲境和開落境:修佛的人有三大心境,禪心境,慈悲境和渡世境:修魔的人依舊還是三大心境,魔心境,殺生境和逍遙境。而風水師也有三大心境,凡心境,紅塵境和蒼生境。七情六欲動人心,那就是心境不穩的道理。修道的人有心魔就是因為心境跟不上修為法力,不是說你有法力有修為就可以沒有心魔,一個看不清自己內心的人,又哪裏會沒有心魔。
就算是凡人,如果能夠看清自己的內心,領悟了心境,那成就也是不可限量,其實或多或少每一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心境,隻是在於你有沒有看清自己的內心。文壇聖手大多領悟的是問心境君子境或隱者境。蓋世武將大多領悟的是破心境,如山境或舍身境。也有一些特例,像千古奇冤的竇娥,她感悟的就是問天境。問蒼天為何無眼,問黃天可有公道,問青天誰能做主。這一問就問的六月飛雪,血濺白綾,大旱三年,而這就是天與她的答案。就算是那些修行有成的在凡間近乎無敵地仙之流,他們敢不敢,能不能逆改天時。可見就算是一個區區弱女子果能夠明心見性,領領悟心境的玄奧,那種力量也足以逆天而行。
現在張靜初隻是剛剛摸到凡人境的邊,若果能夠完全領悟凡心境,那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就可以影響其他人,乃至於影響天地萬物。
這一悟就是五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