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高中不懈努力,李陽考上了西安大學。
與其說考上了西安大學,不如說選擇了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從小喜歡曆史的李陽同學早就在十幾年前就對西安這座城市種下了種子,以至於高考分數出來的時候,蹦出來的第一想法也是不用繼續留在河北。
當時的2015年,購票遠遠沒有現在發達,大多數需要去火車站代購點買票,當李陽通過姐姐的幫助,用電話成功買了三張票,是的,第一次出遠門的李陽在父母的陪伴下坐上了開往西安的列車。
到達西安火車站是早上七點半,炎炎夏日的陝西早上卻很涼快,清風徐徐,下了火車遇見了西安大學早已等候多時的學長,學長安排在火車站吃了一頓早飯,這是來自大學的第一份溫暖。
然後又刷了開往學校的公交車,這樣,一行八個人就這樣出發了,還有五個人是另外的兩對家庭,同樣也是從河北過來陝西這一塊。
大概一小時,坐著公交車逛了一下久違的西安城,看見了鍾鼓樓,也領略了西安的早晨。
給李陽的第一個感覺:公交車坐了一小時,真是陌生而又大的西安啊。
公交車到站後,初用百度地圖的李陽根據指引,帶著一行八個人到了學校的東門,亮出了錄取通知書,從門衛得知,辦理入學手續開始在學校的南大門,眾人又向南門走去。
進了學校東大門,幾個熱情的學長就來迎接了,其中一個帶著李陽一行三人到學校拿上報到表就開始進行一係列程序工作了。
後來帶著李陽去辦了學校一起郵寄過來的校園卡才滿足的離去,後來也是得知這個學長不是西安大學的,而是周圍大學過來兼職的,目的就是辦理移動卡。一個人的提成是40塊錢,甚至更高。
辦完了一係列手續,就去宿舍報到了。
男生在2號公寓樓,李陽的經濟管理學院在五樓,在樓下買了被褥就拿到五樓了,李陽媽媽鋪好了床單,和宿舍在的5號鋪和6號鋪聊了聊,這時候,李陽下鋪也來了,好巧不巧,名字叫趙陽。
下鋪3號來自山東,185厘米的大個子貼切了山東大漢。很熱情的和在場的人打了招呼。
正是正午飯點,李陽拿著飯卡領著爸媽就一起去食堂吃飯了,食堂不算太大,人很多,都在食堂用餐,但是也不顯得擁擠。
李陽的爸爸喜歡吃麵,李陽就在食堂窗口點了一份正宗的陝西岐山臊子麵。
酸湯細麵和河北的麵大不相同,河北的無論是正宗安徽牛肉板麵亦或者是武安拽麵,重視鹵子,就是麵裏麵注重蔬菜,土豆,豆腐,豆角,茄子等切成小塊加在裏麵,最後再撒上一把芝麻鹽。麵也以寬麵為主,吃起來相當有嚼勁。
李陽和媽媽一起點了一份米飯套餐,糖醋裏脊和豆芽菜還有豆角茄子,一份8塊錢,一葷兩素,一碗麵9塊錢。不是很貴恰到好處。
吃完了飯,辦完了手續,李陽的爸媽就去親戚家了,恰好一個親戚也在西安,就去找他們了。
李陽的大學生活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