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夥計(1 / 1)

人窮不可怕,沒錢就少花點,人沒文化不可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打工照樣有飯吃,人沒本事也不可怕,掙不到大錢掙小錢,人就怕懶,好吃懶做家敗光,勤儉持家,家滿倉。

夏國梨花郡,天微微亮,尚未雞鳴,李小天就已經起床,單薄的被褥,實在留不住熱氣,而且在商鋪做下人的時候,也養成了早起晚睡的習慣。

少年持棍做劍客,劍氣回蕩花葉落。如今雜草鋪滿地,村中再也無劍客。

打開了屋門,來到泥土鬆軟的小院子,深呼吸一口氣後,伸了個懶腰,走出院子,轉頭看到一個瘦弱身子,他彎著腰,雙手拎著一捆柴火,正用腳踢開自家院門,正是李小天的好朋友朱靈子,他應該是剛從梨花山那邊的森林柴回來。

收回視線,穿街過巷,一路小跑向梨花郡南麵,他工作的地方在梨花郡中心區,來到了南邊,最邊的城門,有個人負責梨花郡的商旅百姓進出和夜禁巡防,平時也收取、轉交一些從外邊寄回來的家書,到了梨花郡最有名的梨花巷子,他進入商鋪,管事看到他,把任務交給他。

李小天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預訂的貨物送去給梨花郡百姓,商鋪經營的是名貴糕點,而酬勞是五枚銅錢,這還是他家人好不容易求來的掙錢門路。

梨花郡內城並無城牆環繞,畢竟別說流寇匪徒,就是小偷蟊賊都少有,所以名義上是城門,其實就是一排東倒西歪的老舊柵欄,馬馬虎虎有那麼個讓行人車輛通過的地方,就算是梨花郡內城的臉麵了。

梨花郡有四個區域,東邊是郡守的郡守府,南邊是他幹夥計的梨花商業區梨花巷子也在那裏,西邊是軍營,北邊就是他的目的地,大戶人家的宅子林立在那裏。

李小天大步路過的時候,看到不少婦人孩子聚在說書先生旁,聽著大陸和夏國的奇聞怪事。再繞過一條街,李小天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熟悉的叫賣聲,那裏有座糖水鋪,是梨花郡鼎鼎大名的棠老爺開的,棠老爺是梨花郡的大人物,大善人,郡守都是要敬佩他。

李小天小的時候,和朱靈子晚上經常跑來這裏,偷偷蹲著,等著那糖水鋪先生關門,那先生做生意的時候極為嚴苛,但是對李小天這些窮苦孩子,也不嗬斥,關門的時候會施舍些。後來李小天到了糕點鋪當夥計後,就再沒有去過糖水鋪子了。

再往前,到了梨花郡的中央區,這裏是梨花郡的郡誌,有十多個石碑,這些石碑是紀念梨花郡出現的曆代強者,由於石碑修建的意義,梨花郡當地人喜歡把它稱為梨花聖地。

但擁有著接近一千多年的梨花郡出現的強者何其多,因此這裏的強者石碑數量也是非常多。其中梨花郡從古至今的第一強者的歸屬在梨花郡說法很不一樣,梨花郡大姓是陳,而他們因為族人多,信誓旦旦說他們三百年前的老族長陳強才是梨花郡第一強者。

但在一本叫地方縣誌的老書上,說梨花郡這裏出現過一個天玄境界的皇者,不過客死他鄉就是了。

李小天對這些懵懵懂懂,從未深思,當然,就算少年想要刨根問底,也是徒勞,他連達官顯貴掛在嘴邊的天玄強者,到底是什麼都不知道。

過了石碑沒多遠,很快就看到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樟樹,樹底下,有一根不知被誰挪來此地的樹幹,略作劈砍後,首尾兩端下邊,墊著兩塊青石板,這截大樹便被當做了簡易的長每年夏天的時候,小鎮百姓都喜歡在這邊乘涼,家境富裕的人家,長輩還會從水井裏撈出一籃子的冰鎮瓜果,孩子們吃飽喝足,就拉幫結派,在樹蔭下嬉戲打鬧。

李小天習慣了四處奔波,跑到柵欄門口附近,在那座孤零零的黃泥房門口停下,心不跳氣不喘。

小鎮外人來往得不多,照理說,如今官窯燒製這棵搖錢樹都倒了,就更加不會有新麵孔。村裏李老頭在世的時候,曾經有次喝高了,就跟李小天和李小虎這些後生說,他們村出現過修煉者,那天的姚老頭,精神氣格外不一樣。

今天李小天望向柵欄外,卻發現好些人在等著開城門,不下七八人之多,男女老少,都有。而且都是陌生人,當地百姓的進進出出。

這次要到的是劉老爺家,他們家可是家財萬貫,而且聽說,劉老爺也是一位修煉者,而且級別不低呢。

劉府下人看到李小天這位糕點鋪夥計,就知道是自家夫人給少爺點的,就從他手中拿了糕點,送入府中。

那裏麵走出了府中管事總共是二兩銀子,李小天說話著。隻見管事拿出銀子就頭也不回的走了,李小天見怪不怪,就又去了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