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紅旗軍的電報(3 / 3)

一八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二號,清津。

第一師那暖洋洋的指揮部內,一師師長王長春手裏拿著一根烤得噴香的狗腿,一邊大口大口地咬著,一邊緊緊地盯著麵前的沙盤。這是紅旗軍的規矩,無論師部到了那裏,別的東西可以不帶,地圖和沙盤那是絕對要帶的,再麻煩也不能拉下。就算王長春早就已經把周圍的地形全部記在心中,可是,隻有要麵對著沙盤的時候,他的腦子才會格外的靈活。

大口大口地嚼著噴香的狗肉,王長春心中感慨萬端。一年多以前,他們還隻不過是一支被日本鬼子追得隻能憑著草根和樹皮度日的殘軍。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一切都變了,紅旗軍已經成為了黑土地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已經有了與日本鬼子和老毛子相抗衡的實力了。這一切,全歸功於紅旗軍司令員做出的占領和龍、通電全國的決定。這個趙依傑,他的腦子怎麼那麼好使啊,好象深知《馬關條約》會在四月七號公布一樣,巴巴地選擇了這麼一個黃道吉日,占領了和龍,並幾乎在《馬關條約》公布的同一時間通電反對,從而贏得了人心。否則,現在的王長春,應該還在南崗山一帶鑽山洞吧,怎麼可能占著如此大一座城池,逍遙自在地啃吃著狗肉呢。

說真的,王長春對自己的司令還真是佩服啊,他怎麼計算得那樣準呢,早就已經料到了日本鬼子會采取猛衝猛打的方式,力爭在嚴冬到來之前解決戰鬥,從而騰出手來,為開春後迎戰俄羅斯的援軍做準備。十月二號,日本第二師團正式在青山一帶登陸。十月四號,當第二師團全部登陸完畢的時候,從鴨綠江右岸出發的俄羅斯東海支隊的一萬士兵和從營口出發的俄羅斯南滿支隊的三萬士兵,這才剛剛抵達青山。早就已經組建好了登陸場、並構築了一定數量工事的日本第二師團共兩萬四千人,與俄羅斯四萬大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大戰持續了整整四天,直等到日本第六師團成功在青山登陸以後,俄羅斯軍隊這才撤退,並與剛剛從奉天南下的三萬大軍彙合,進駐營口、海城一帶,與日本第二軍形成對峙。這一仗,俄羅斯損失了八千人,而日本則損失了六千人,可謂是旗鼓相當,誰也沒有討得著便宜。

就在俄羅斯主力在青山一帶與日本鬼子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日本第一軍軍長黑木楨帶著第三、第五師團,突然間繞道虎山,越過鴨綠江,從後麵殺向了鴨綠江右岸工事群。守衛右岸工事群的原是東海支隊共兩萬人,可是,其中的一萬被俄羅斯指揮官臨時調去青山了,僅剩下的一萬,隻能憑著工事,負隅頑抗。

又是一場熱火朝天、讓紅旗軍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的激烈戰鬥。俄羅斯人這一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借助甲午戰爭時清軍留下來的工事,加以改造後,從本土運來了大量的重炮。而正是這些重炮,讓黑木楨的第一軍吃盡了苦頭。由於攻城炮絕大部分被木希典的第二軍拿去對付旅順口工事,因此,黑木楨隻能憑借著手頭上不多的重炮,勉強與俄羅斯人相抗衡。整整用了十天時間,黑木楨這才順利地拿下了鴨綠江右岸工事,為此,他付出了整整八千人的代價,卻仍然讓起碼一半的俄羅斯士兵成功突圍而去。

鴨綠江右岸工事在手,第二軍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木希典立刻揮軍南下,殺向金州和旅順口,與駐紮在這裏的俄羅斯關東支隊的三萬人打成一片。雖然第二軍裝備精良,木希典又是攻城的好手,當年正是他拿下了旅順口,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旅順口大屠殺,可是,俄羅斯人也不是好惹的。他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早就已經把旅順口打造成有名的遠東第一堡壘,可不是那麼容易拿得下的。雙方在旅順口和金州一帶打了整整一個月,損失都相當大,卻仍然奈何不了對方,眼看著冬季將臨,離戰爭結束,也仿佛遙遙無期了起來。而這,正是趙依傑以及一眾紅旗軍將領們所樂於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