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山在雲霧籠罩中翠嶺千重,是藥醫堂的山峰。
今天是藥醫堂的考核。學生們在台子下規規矩矩的坐著,台上三名學生在藥堆裏翻找、記錄。
“茴香取莖葉治突然惡心腹部不適……不對,甘草與海藻相反……根味苦微寒是沙參……”最左邊的女孩朗聲入耳。片刻,她便站起舉起一疊紙喊到:“112處藥草相對,11張藥方錯誤,24個交代飲食錯誤,已包好藥包17份。”三名老師將這些接過,回位置上檢查,女孩下台。
一名穿著粉裙的女孩從背後抱住她說:“筠筠,你這次好快啊,我覺得你這次能成!”風吹起她的墨色長發,陽光下她的嘴角上揚,手伸後麵拍拍小姑娘的後腦勺說:“我也這麼覺得!”
兩年了,我考了十次,第十一次我再不過我一頭創死得了,我這兩年真的是生不如死啊!柳筠欲哭無淚,明明我十六的時候就可以下山了啊。
晚上的柳筠翻來翻去的睡不著,睜著眼東想一下明天飯堂會做排骨我如果通過了可得把飯吃了再走,西想一下師傅說要給我的驚喜我還能不能拿到,驚喜是什麼,小寵物、稀有藥草……就這樣她還是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晚風吹過窗外的竹子,驚得葉子沙沙作響。屋外小泉裏的錦鯉和跌入夢裏的女孩一起同好景作伴,她們沉入美夢甜甜入睡。
已經是秋日了,晚風吹得很冷,但還是有一位穿著白襦裙的女子提燈走著,她走在柳筠門前,大片竹子中拿起簫輕輕吹起,那是一首很輕很柔的曲子,如果柳筠醒著的話她便知道這是醫藥堂裏祝福孩子的曲子。
我愛著的孩子啊,不要害怕陌生的路,不要傷心回不去的路,風吹過你的臉頰,那是我們輕親過你的思念……這是曲子的意思,是每一位老師都會在要下山的孩子睡時吹奏的。
當太陽升起,柳筠就快步走向書院。
走進去她就看到她的老師站在最前麵,老師對著她笑容滿麵說:“筠兒,你成功通過考核了,想好什麼時候下山了嗎?”柳筠都快壓不住她的嘴角了,但還是強裝淡定的行了禮。
正午吃飯的時候她和那個女孩又聚在一起,柳筠負責吃飯,女孩負責小嘴叭叭:“柳筠,你都快走了呀……嗚嗚我還沒背完書裏的內容,我得何年馬月才能下山啊,他們都說山下好,你可得回來的時候好玩的好吃的……”柳筠猛的將一塊土豆塞她嘴裏歎氣說:“趕緊吃吧,快涼了。”女孩嘴裏嚼著土豆,努力的睜大眼睛可憐巴巴的看著她。“好好好……肯定給你買”
食堂“事件”結束後柳筠走了一圈和每一個都打了招呼。這裏有個傳統就是這天若是有人要下山,藥醫堂裏便沒有課,並在人走前都去送送。
山上的人並不多十位老師和五十四個學生。
道別也沒什麼悲涼氣氛,隻是遇到人就說幾句。明明是兩個沒什麼交際人,卻也要僵硬的說兩句,這是一個奇怪的規矩……
藥醫堂的師傅們會和學生說很多亂七八糟的、深奧的故事和禁忌。在課堂上的柳筠真的很想說這些聽不懂的話說來幹嘛?
走完一圈的柳筠來到門口,大家都聚在那裏。
她站在大門外,她們站在門內,都是笑著的。她接過任務包和老師送的包,她衝老師眨巴眼,詢問是什麼,隻得到老師的一句秘密。
山下是陌生的路,山上是熟悉的故。看不清山下的土,怎能想起山上的樹。不認山下的人,怎懂山上曲。
就這樣拎著大包小包的柳筠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