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父子齊修飛沙堰 二郎封神灌江口(1 / 2)

話說李冰舉辦鎮龍招魂法會,將共工祝融牢牢關押在鎮龍塔。又為張陽、王彪、郭直、趙兕、嶽罡、陳鈺梅山六聖和哮天犬鑲塑金身,供奉在伏龍殿。至此,盤踞岷江,興風作浪,為禍蒼生,桀驁不馴的共工祝融才算被徹底馴服。

這一日,李冰接到灌縣官吏的奏報,說玉壘山寶瓶口泥沙堆積,堵塞,河床抬高,不利於流水通過,尤其當夏秋雨季洪水洶湧上漲的時候,大量的泥沙堆積在寶瓶口前,阻擋內江之水通過寶瓶口。李冰接到奏報,和二郎來到玉壘山寶瓶口察看,果然情形如灌縣官吏奏報一樣。

二郎對父親建議道:“我們不妨在分水堰和離堆之間再修一座飛沙堰,這樣,內江之水湧到寶瓶口的左側和離堆形成漩渦,可以自動回流。當大量的洪水進入到寶瓶口時,絕大部分砂石就可以自動折回,轉而從飛沙堰排出。飛沙堰不能排除幹淨的,我們再輔以民工挖掘,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淤積寶瓶口的砂石。當內江水勢過大時,飛沙堰也可以做到二次泄洪,減少流入寶瓶口的水量。這樣通過寶瓶口的水流就不會攜帶砂石,且容易控製流經寶瓶口的水量,不會造成內江泛濫。內江之水可按照用水量通過寶瓶口,然後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沿大大小小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係,灌溉成都平原萬畝農田。”

李冰聽罷連聲稱妙,回到成都後迅速召集水利官員商議此事。大家都覺得此法甚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寶瓶口砂石淤積問題。第二天李冰率水利官員和勞工來到玉壘山,開始修建飛沙堰。鬥轉星移,又是一年時間,飛沙堰才大功告成。果如二郎所言,解決了寶瓶口砂石淤積問題。內江水順利通過寶瓶口,浩浩蕩蕩流入成都平原。李冰又命人鑿石人一個,高約百丈,身刻尺度,置於內江中央,以測水位。

李冰和眾人站在玉壘山頂,隻見岷江湍急,從崇山峻嶺之間飛流而下,湧入灌縣地段,被分水堰一分為二,內外二江分道揚鑣。外江波濤洶湧,奔騰咆哮,以排山倒海之勢一瀉千裏。內江波瀾壯闊,俠骨柔情,至寶瓶口處二次分流,排沙泄洪,沙走飛沙堰,水過寶瓶口。李冰回思來到成都的點點滴滴,不禁悲喜交加,仰天長歎一聲。這一聲長歎,隻有李冰自己知道其間的滋味和心酸。

自從鹹陽領王命,一別君麵十餘載。

地偏民困蜀郡府,苦熬春秋鬢發白。

初到成都廢惡俗,為民謀利遭禍端。

出戰祝融慘遭敗,嫁女金蓮歸黃泉。

為報仇怨險喪命,五髒六腑難複原。

虧幸二郎命不絕,千裏尋藥救殘軀。

岷江分水遇挫折,龍王擺下捭闔陣。

玉壘開山遭禍端,藍凰涅槃命歸西。

誤傷神亀真武怒,天庭興兵動幹戈。

幾經周折擒二龍,鎖拿羈押鳳棲窩。

不料真武使禍心,二龍練成太極圖。

梅山兄弟皆殞命,二郎重傷觀音救。

凡人難見神仙麵,經年神魔打交道。

龍鳳激戰青城山,終於擒拿水火神。

鎮龍塔下囚二龍,伏龍殿中招英魂。

春夏秋冬十六載,終於功成都江堰。

李冰感歎多時,命人收拾建築一切用具,率眾返回成都。

桀驁不馴的岷江天塹,曆經十餘載,終於被李冰父子和成都百姓征服。自此飽受岷江水患苦難的蜀郡人民,再也不受洪澇災害的侵擾。沃野千裏,物阜民豐的‘天府之國’至此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