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不敬業就失業(2 / 3)

2.會計職業標準是規範會計行為的基礎。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標準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範會計行為的目的。

3.會計職業標準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從會計職業關係角度講,會計目標就是為會計職業關係中的各個服務對象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能否為這些服務對象及時提供相關的、可靠的會計信息,取決於會計職業者能否嚴格履行職業行為準則。如果會計職業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會計信息,會嚴重背離會計目標,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使服務對象的決策失誤,甚至導致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因此,會計職業標準規範約束著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4.會計職業標準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會計職業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會計職業標準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當做到愛崗敬業、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這不僅是會計職業的主要內容,也是會計職業者遵循會計職業標準的可靠保證。倡導會計職業標準,加強會計職業標準教育,並結合會計職業活動,引導會計職業者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有利於促進會計職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主要內容,也是會計職業者遵循會計職業標準的可靠保證。倡導會計職業標準,加強會計職業標準教育,並結合會計職業活動,引導會計職業者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有利於促進會計職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人生在世,不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而吃飯。但活著是為了什麼,就有很多說法了。人最基本的工作和追尋工作中的成就感就是其中的一種。對於常人而言,我們在工作中,就一定要愛崗敬業,這樣才會在某一職位上有所作為。同樣,會計工作人員就需要愛會計工作崗位,敬會計職位。愛崗就是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盡心盡力,盡心盡職。它是一種意識活動,是敬業精神在其職業活動方式上的有意識的表達。具體表現為會計人員的一種責任感和義務感。這種愛崗精神所形成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包含:社會或他人對會計人員規定的責任和會計人員對社會或他人所負的道義責任。敬業是指人們對其所從事的會計行業或職業的正確認識和恭敬態度,認真地從事本職工作,將身心融為一體。會計道德中的敬業,就是會計人員充分認識到會計工作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從事會計工作為榮,敬重會計工作,具有獻身會計工作的決心。隻有做到了這點,才會在會計工作中尋找到樂趣,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愛崗敬業沒商量

會計人員隻有對工作精益求精,以求實的精神踏實工作,努力取得最佳的工作業績,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企業的幫助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這句話點出了企業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是辯證統一、互相促進的關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員工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公司的發展。而要達到這個雙贏的目的,除了企業的經營方式,決策等宏觀因素外,就員工而言,一是要求員工要有求實的工作態度和愛崗敬業的精神,二是員工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這兩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

會計行業和企業一樣,它的發展需要愛崗敬業的員工。縱觀當今世界各大知名企業,之所以能立於不敗之地,原因很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公司的成功與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密不可分。也就是說,愛崗敬業在企業每一個員工身上都已完美地體現出來,並己轉化為生產力,使企業的效益不斷提高,企業由此不斷壯大。

日本“三菱”汽車工業公司之所以成為一個當今世界響當當的企業;因素很多,俱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企業老總不但要求員工愛崗敬業,而且員工已把愛崗敬業看成是提高自己工資收入最可靠的方式。因為他們都明白,隻有企業發展了,壯大了,自己才可能有可靠的工資收入;同時,企業壯大了,自己獲得不斷培訓的機會就會增多,自身的素質也就會不斷提高,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也就能隨之增強。

會計行業的發展需要業務上精益求精的員工。要想做到業務精益求精,不但應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而且應有夯實的業務知識,二者缺一不可,僅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而不懂業務,或不精通業務的員工在現代企業中是不受歡迎的。尤其油料行業是一項危險性相當高的工作,如果我們在工作中隻有認真的態度,而不懂業務同樣也會釀成事故,或者留下不安全隱患。而光有豐富的知識,而不愛崗敬業,不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之中,工作馬馬虎虎;同樣也會影響到企業的效率;或給工作帶來小安全隱患。

行業興,我榮;公司衰,我恥。所有會計人員都應該有這種觀念,都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增強愛崗敬業的精神,提高業務技能,以實現企業效益和個人收入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