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雙喜臨門(2 / 2)

嬴政走道秦王下手右邊,聆聽著兩人的談話,許久,秦王異人才注意到嬴政,隨即一臉責怪樣兒盯著嬴政,嬴政趕緊說道:“父王,兒臣貪玩,讓您久等了,請父王責罰。”

“責罰,先記著吧,下次一並罰。”

“謝父王!”

“這位老者是荀子,快叫先生。”秦王異人介紹到。

“先生,您好。”嬴政詫異萬分,沒想到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趕緊作揖道。

荀子,可是能人呀,他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也就是校長,稷下學宮可是世界上首座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是世界上開辦最早的大學呀。他更能誨人子弟,教出了三位高徒,分別是韓非、李斯和張蒼。韓非和李斯那是聞名遐邇,就說這張蒼也是大才呀,他校正過《九章算術》,製定過曆法,當過秦朝禦史,後歸順劉邦,更是官居丞相,封北平侯。

“殿下,英氣勃發,大王有一位好太子呀!”

“先生謬論了,政兒頑劣得很呀!”秦王異人開口否定道,可是一臉的欣慰。

“嗬嗬,太子殿下,以為當今天下如何?”荀子是一個務實的人,知道此行的目的,遂不再多話,直接考察嬴政,看看嬴政才學如何。

“當今天下,各國亂戰不休,百姓窮困潦倒,此乃亂世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秦國有巴蜀之富饒,秦川之險峻,雄兵百萬,政通人和,當為天下雄主也,我秦國必將將山東六國一一征服,天下歸一!”

“太子殿下,高論也。”

“先生,是趙國人吧,秦趙雖為同宗實為世仇,就把怕秦國滅了趙國?”

“嗬嗬,我出生於趙國,師從於魯國,祭酒於齊國,令尹於楚國,現在身在秦國,我該算哪國人,又該幫哪國?在我心中無齊、楚、燕、趙、韓、魏、秦,有的隻有這天下!”

“先生高義!”嬴政歎服,荀子這正是胸懷天下呀!

嬴政又接著問道:“先生,以為我秦國能一統天下嗎?”

“我能來,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

的確,荀子能來秦國,就是最好的明證,荀子曾就入秦,稱秦國“治之至也”,可見對秦國評價之高。而他的三個弟子都曾侍秦,這不就可看出荀子的眼光嗎?

“汝若為王,當如何?”荀子不可謂不大膽,當著當今秦王的麵問道。

嬴政看了看自己的父王,見秦王異人含笑點點頭,這才回答道:“勤耕作,興水利,流商賈,辦學宮,招賢才,明律法,納忠言,選良將,勵兵馬,辛政務,相信秦國必將更加強大,橫掃六國,指日可待!”

“嗬嗬,大王,有個好太子呀,後繼有人!”

“先生別誇她了,不然他尾巴翹上天了!”

嬴政不好說自己好與不好,隻有在那幹笑了。

“可願拜我為師?”

“願意,願意,先生!”

“哈哈,吾得一佳徒也!”

荀子,的確是良師,他沒有什麼門戶之見,不但能學貫儒學,更能獨特見解,自成一說,推陳出新,發展演變,提出“性惡論”;此外,他更是精通法家等學說,儼然是學術上一派宗師。

更何況,荀子精通帝王之術,不然也教不出李斯這樣的丞相級人物了。荀子不就是嬴政最好的帝王老師嗎?

嬴政拜得名師,秦國卻將有大事發生,一探馬在驛站換下口吐白沫的馬匹繼續向鹹陽城飛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