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春月,吳遵攻破霍邑殺死樊稠震驚了整個關中,董卓敕令徐榮統帥本部精銳馳援。徐榮曾經跟隨董卓南征北討,身經百戰,是個大將之才。就連傲視群雄的曹操也曾敗在過他的手下(滎陽之戰)。徐榮認為吳遵雖然僅有2萬之眾,但攜大勝之師兵鋒正勁,不可力敵。此次吳遵精銳盡出,大本營必然空虛,再加吳遵早有反客為主之勢,使得張揚不安,如若此時奔襲並州城,張揚未必肯救,一旦並州城破,吳遵脫手可滅!
不久後,悄悄渡過黃河,繞過了吳遵主力,悄悄的撲向並州城。那時的吳越剛剛帶著草原百姓南遷回並州,手裏盡是匈奴俘虜,還沒有休整。當吳越知道徐榮襲擊消息的時候,徐榮已經離並州城不過二十裏,吳越慌忙間招募了一批新軍聯合著匈奴降兵一同抵抗。
吳越知曉,現在並州暗弱,如若一味死守必然會城破身亡,遂率領著這支人馬出城周旋。
周旋幾天之後,吳越的這支人馬就被圍在了並州城北麵的狼山上。背靠城池,這支人馬在狼戰場上,與徐榮展開激烈戰鬥,戰爭已陷入膠著狀態,徐榮針對狼山發起了13次進攻,戰況異常慘烈。
徐榮軍前部弓弩手一輪箭雨,壓製住了並州的弓弩手,三千鐵騎組成的楔形陣已經準備完畢,就待他一道衝鋒令。此刻並州軍前部在箭雨下狼狽的舉起盾牌抵擋,陣型已然大亂。大將徐榮和幾個謀士站在將台上點將,遙望著吳越軍的陣型,不由的流露出欽佩之色。
謀士李肅遞過一個信函給徐榮,沉聲道:“據探子報,對麵是交戰的是吳遵手下的一支勁旅。兵馬還不到1萬,竟然能抵擋我大軍兩個時辰。中軍的三千鐵騎已經列好陣勢,就等您一聲令下”
張濟聞訊冷哼了一聲“知道了”
李肅一愣,支支吾吾了半晌,最後還是選擇了沉默。
“荒唐,打了半天,還不知道對麵是誰!”
李肅兢兢戰戰的回答道:“看這打法應該是吳遵本人在指揮,隻是還沒有抓到一個俘虜,所以……”徐榮是董卓愛將,又能征善戰,在朝廷簡直是傲的沒邊兒,除了董卓誰都不放在眼裏,有時在陣前一言不合便擅殺大將,令帳下的將領人人自危。
徐榮皺著眉頭望著對麵的並州軍,不由的感歎道:“對麵的人馬陣排兵很內行,陣型很有特點,步騎兵配合的頗有章法,弓弩戰車布置的也很講究。”
李肅顫聲道:“剛,剛剛那支鐵騎衝鋒受阻,就是因為他在前沿布置了嚴密的戰車陣。”
徐榮揚著馬鞭,指著對麵戰陣說道:“這人不簡單啊,待會兒務必生擒此人,留他有大用!”
李肅長歎了一口氣。
並州軍陣中,一個身型高挑的將軍,輕輕的擦拭著萃血的臉頰,露出清秀的臉龐,劍眉下朗星般的雙眸,冷冷的盯著不遠處徐榮大軍的將台。
“張遼!”
“在!”一個身高八尺,國字臉的將軍,從戰車陣上竄了下來;他正是和吳越留守並州的張遼
“這次董卓軍統兵將軍是誰?我看著這戰法眼熟啊。”將軍眼睛一眯,冷冷的盯著對麵董卓的帥旗。
“徐榮!”張遼輕輕扶正歪著的頭盔,露出了深邃的目光“上次咱們就是在孟津港外和他交過鋒,大軍損失過半,二將軍您說過,這徐榮是我們死敵!”
吳越磨刀霍霍,沉聲道:“真是冤家路窄啊!這次我非要報仇血恨不可!”
張遼身軀一怔“二將軍!這徐榮為將多年能征慣戰,這次我們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未知之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