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51年5月14號,地球——
“聯合國下發通知,即日起,整個星球所有國家統一由國際聯盟管理,各種政治、宗教等等問題全讓聯合國接管。”一位中年男子扶了扶自己的眼鏡,對著會議室裏的眾人說道,“這對我們有些不利。”
“這樣子,不就相當於整個地球統一成一個國家了嗎,這樣子有必要嗎?矛盾隻會越來越多吧。。。。。。”一個膚色黝黑的年輕人回答道。由於太陽的不斷膨脹,且常常在水星上工作的緣故,讓他曬得有些精致。當代人把這種顏色稱為“雪色”。、
其實,自從1919年的8月10日一位叫做劉嘉祥的科學家發現一顆形似地球的行星那天,人們就打開了行星探索的新大門,開始發了瘋似的探索那顆星球,因為這顆行星具有各項人類活動的可能,具有大氣層、和地球相當的重量和體積。而劉嘉祥竟然幸運的活到了2030年,此時已經擁有了永生技術。嘉祥作為最老的一批獲得永生技術的人,被人親切地稱為“老不死的”。
在會議室裏的人是國際聯盟所任命的一支專門研究外星的隊伍,5000年前,人類終於擁有了時空穿梭的技能,有了進行地外行星探索的技術,因此可以在太陽係內活動,隻是要到太陽係以外,還有一定風險。而嘉祥,就在這支隊伍裏。
嘉祥在大約3月份左右,用自己獨創的“科目一望遠鏡“ ,證明了那顆行星上有建築,也有生命。這個“科目一望遠鏡”,是嘉祥通過不斷掛科所積累的怨念而成,視野極佳。故被世人稱作“科目一望遠鏡”。據說每當跟嘉祥提起這件事情,嘉祥會氣的將其撕成兩半,當然隻是傳聞。
“嘿!老不死的!”那個渾身黝黑的年輕人拍了拍他的背,”你說,會不會跟你有幹係,畢竟這幾天國際聯盟一直忙著組建聯合星艦隊,怕有外星勢力入侵。“
嘉祥開口大罵:“姚正陽,我勸你識相一點,活了一萬多年,我還沒見過在我麵前晃晃悠悠還死不掉的人,我想掐死你,就跟捏死一隻雞仔一樣簡單。 ”
“傻狗。”姚正陽不屑地說。
“汝母的!”(11451年流行複古文化,也包括文言文,絕對不是為了和諧藏話)嘉祥一把掐住他的脖子,一邊往姚正陽嘴巴裏灌他最愛的尼美舒利顆粒。眼看姚正陽就要被掐死了。
“阿正!老不死的!夠了沒有!”一位50歲上下,中年領導打扮的男子走了進來。
嘉祥看見他,放開了手,將尼美舒利塞進了阿正嘴裏,對他作了個揖:“朱總好!”
連嘉祥都有些忌憚三分的人,到底會是什麼人呢。會議室裏似乎充滿了嘉祥的不悅,這份怨氣感覺格外瘮人,好似能做出“科目二望遠鏡了”。朱總對著會議室裏那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笑了一下,說道:“楊老師,我來了。”
啊?!這個30多歲的中年男子,眼神中帶著一絲哈人的中年男子,竟會是一個50多歲的人的老師?!這麼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平常人可能理解不了。其實,這位所謂的楊老師,全名叫楊昊宇,是聯合國首席的艦隊指揮官,兼任外星研究隊伍指導員。而這位朱總,就任於聯合國的安保部門,叫朱名軒。雖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職位,但也至少能找到點相似之處。比如打架是這兩個職位的共同之處:首席指揮官時刻準備與外星人打仗,而安保部門隨時準備與狗打架。但朱名軒卻堅信自己能被提拔,且從他身上學到作戰經驗,從而拜他為師。在十幾年努力下,朱名軒從安保人員晉升成了保安隊長,人稱“朱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