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半島魚村(1 / 3)

我姓龐,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在一線城市開了一家私人醫院,並且在某一疾病專治上堪稱全國第一。母親則是在父親的醫院裏擔任了護士長,每天帶領著若幹妙齡小護士輔佐著父親。我呢是長子,大概是因為我沒有繼承父母良好的基因,各項指標完全沒有達到他倆的預期,於是在我六歲的時候,便多了一對兒雙胞胎弟弟妹妹。自然父母覺得我是個失敗品,便任由我自由成長,更多的心思都用在我那一對既漂亮又聰明過分的弟弟妹妹身上。我反倒是活了個自由快樂,每天吃吃喝喝,最大的樂趣就是陪著弟弟妹妹一起偷懶玩耍。直至最後讀了一個普通的高中,接著考入一家二流的醫學院,平平淡淡的成長到24歲。畢業後沒有腦子考什麼研究生,工作自然沒有著落,又不想進自家的醫院成為父母的笑話。最後留了一封感謝信,便離家出走,所謂離家出走也隻不過跟著大學好友,去了他老家的村子。最後在他村長父親幫助下,在他們村子裏開了間小診所。說是診所,無非也就是幫村民紮紮退燒針,打流感點滴,再就是賣些消炎止疼計劃生育藥品,最複雜的工作也就是包紮一下皮外傷。雖然這裏沒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但是這獨有的泥土的芬芳使我無法割舍。

這是一個半島小漁村,原住居民也就二千多吧,但是駐軍不少,村子三麵環海,但是隻有幾條私人的打漁船,他們從不出海捕魚,而是為了軍港碼頭工作,為官兵戰士提供交通運輸,又或者是清理港內垃圾之類。漁船統一著色,軍艦一般都不會隨意行駛,多是他們忙忙碌碌。小村最高的山頂有個雷達站,山的半山腰是個軍用飛機場,雖然沒有國際機場那麼大,但是用手機地圖app可以清晰看出那一片有挺大一塊長方未知區域。我在村裏的CBD,村子中央有一座象征軍民團結的雕像,以雕像為中心建成了這個村子最繁華的一圈商鋪。什麼村委會、小超市、公交車終點站、小吃店、快遞集中收發站、甚至還有僅僅兩個加油槍的微型加油站。總而言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該有的都有。畢竟駐軍部隊的官兵們有周末假期,而這個村子便是他們最初的娛樂場所。我的診所位於村委會旁邊,是一棟三層小樓,一樓是三個臨街商鋪,我住在二樓。這裏不得不介紹一下我的大學好友,他叫喬琪,家裏是這個村裏首富,喬家父親哥三,他爸是老大大爺,原先是領著村裏精壯的漢子搞土木工程,也就是包工頭子,在給部隊施工建營房賺了不少錢,有錢後便走上仕途當選了村長,工程隊就交給二爺打理,三叔三爺則是打理著喬家的個體產業。如果你初入本村對喬家三兄弟不甚了解,肯定會以為他們是村霸,欺壓質樸的村民,其恰恰相反,三兄弟出了名的熱心腸,村民有事則出錢又出力,就如那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一樣豪情萬丈。喬琪是大爺家獨子,也是喬家獨苗苗,二爺三爺家都是女娃,他在家中是寶,但我曾一度懷疑他是撿來的,完全沒有遺傳喬家五大三粗的體魄,反而是瘦瘦高高,白白淨淨的一副書生氣,帶著一副眼鏡說話溫聲細語。當初我和他在手機聊天,說想離家出走的想法時,他便邀請我去他們村子,一是這麼多年他知道我喜歡鄉土氣息,再來回來也和他做個伴,我現在用的這棟樓,就是他們喬家給他建的婚房,讓他畢業馬上回來成親生子,開枝散葉,工作什麼的壓根不考慮。孩子一生便會在城裏給他買房,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大喬啊,等下次我家弟弟來了,我介紹他給你當對象如何?”我笑著對旁邊鋪子低頭擇菜女孩說道。

“龐大哥,你就會扯沒有用的,你中午想吃什麼?”女孩頭不抬眼不睜的回道。

大喬,是喬琪二叔的丫頭,比我弟弟大一歲,今年18歲,初中畢業後就不讀書了,照看著一家糧油店,村裏人吃的米麵油都是出自她家。我的診所在他們兩間鋪子中間,左邊大喬家糧油店,右邊是三爺家姑娘小喬的大桶水罐裝站。海邊的淡水大部分不好,但是村裏有一口甜水井,井水非常甘甜,以前全村人都來挑水吃,後來大爺當上村長,在水井處蓋了一間泵房,一是保證井水不被汙染,最主要就是泵房二十四小時不斷電,把井水引到了各家各戶,村裏人足不出戶就喝上了自來水,據說這個泵房功能齊全,水過濾之類都是配套的,我也不是很懂,就知道大爺因為這個善舉得到了鎮領導的表揚,領一大片幹部來參觀學習過。小喬的大桶水不賣給村裏,每天供應給村周圍駐軍部隊的,因為部隊領導都承認這口井泡出的茶確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