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直接派出人員去幫忙,這回明明一戰便可定天下的仁卻連個屁都沒放。要是曹操用心打聽一下,說不定還能打聽到陸仁暗中販賣了大批軍需物資給孫劉兩家的事。想想孫劉兩家聯合的話實力本就不弱,要是再摻合一個陸仁進去,曹操的戲可就唱不下去了。
為了避免這種局麵,曹操肯定會有所舉動。這遣子入侍就是一種試探,如果陸仁直接拒絕那曹操就會有所提備,說不定還會直接斷絕與陸仁的商貿往來。要知道夷、泉兩州眼下主體的商貿往來主要還是集中在曹操的地盤,如果曹操下狠心斷絕商貿,對雙方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雖說都傷不到根本,但是對陸仁地麵的打擊也絕對不小。比如說夷州出產的東西在一定時間之內會賣不出去,孫劉兩家又消化不了那麼多,從而形成夷、泉兩州的生產過剩。而像煤、各類原料之類的東西也主要是從曹操那裏進口。孫劉的地盤裏一是小農經濟的影響偏重於自給自足,二是不像曹操那樣采用了陸仁的開發方式,三則是領地內確實沒有足夠的資源出口,也沒辦法保證陸仁這邊的需求。因此陸仁必須要始終保持與曹操的友好度。可是真的遣子入侍,毫無疑問陸仁就會受製於人。曹操如果發了什麼令文過來,陸仁不聽都不行。
二人沉默了一陣,劉向開了口道:“主公,是不是不予理會?”
陸仁搖搖頭道:“不行,不能不理。我心裏麵想做的事子陽你是知道的,如果曹操真的狠下心斷絕與我們的商貿,那後麵的事我們就做不下去。再就是孫劉兩家,還有海外各處的商路還沒有完全打通,我需要曹操這個最大的客戶來保證兩州運作不出偏差……可是我也知道不能把風兒送到許都那裏去。”
劉道:“遣使而往,向曹公細敘其中利害關係如何?”
陸仁苦笑了一下道:“以曹操的為人,還有他多疑的性情,你認為這樣做會有用嗎?”
劉搖搖頭。
陸仁沉思道:“真不知道是哪個混蛋給曹操出了這麼個主意,萬一斷絕商路明明就是兩敗俱傷嘛!唉,可惜老郭故去了,不然一定會勸阻住曹操的。老郭知道我根本無心和曹操作對,而且他又是唯一能勸住曹操的人。”
劉道:“若是與曹公斷交,固然是兩敗俱傷,但是兩家根本不動,孫劉兩家方曆大戰,元氣尚未恢複,也無力對曹公與我相圖。再者曹公在斷絕商路之後財力雖說會有所下降,但天下坐擁其半,隻需治理得法依舊會有能掃平天下的本錢,而主公這裏在曹公掃平天下之後就很難說了。想那孫劉聯合尚且各懷異心,主公就算也加入進去也一樣的心思不齊,不可能真正達到合力抗曹的目的。說不定曹公還會借用一些詭計,離間三家之間的關係,使三家內鬥自損,他好坐收漁人之利。主公,此計甚毒,不可不防。”
陸仁背起手點了點頭道:“我心中有數……要不我們還是先派人去一趟許都,好歹也和曹操談談和如何?就是這個使臣我不知道派誰去才好。”趙雨?算了吧!信不信趙雨一過去就被曹操給強留下來?就算曹操不留,還有個膽大包天的曹呢!
劉思索了片刻道:“郭弈郭侍郎如何?論親,伯益是奉孝之子,曹公念及舊情也不會為難於他。”
陸仁道:“眼下也隻能如此,等會兒我就修下書信讓伯益火速趕到泉州來。真是可惜啊,或許隻要多兩年的時間我們就能打通與印度、中東、阿拉伯這些地區的海運商路,那樣就算曹操發出威脅我都可以完全不管,但眼下卻絕對不行。夷、泉兩州的經濟命脈還拖不起。”
劉沉吟道:“主公,先虛以委蛇吧。實在不行就拖,拖到我們海外事成,依之見可能性比較大,相對來說也會容易許多。”
陸仁道:“希望如此……隻是我擔心會瞞不過給曹操出這個主意的人。誰給出的這個主意?是荀文若還是毒士賈文和?亦或者……難道是他?”
劉不解陸仁所說的他是誰,陸仁心中卻在叫道:“司馬氏這時已經在曹操的陣營裏冒頭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