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回 襄陽之變(下)(2 / 3)

,但少數聰明人都悄悄的開始作即將拚殺的準備。

緊張的氣氛已經彌漫於四周,一些心神不夠沉穩的人都感覺被壓抑得有些喘不過氣來,速個隊伍也越走越慢。不,現在這裏與其說是行伍,不如說士卒們已經列好了防禦陣型,還有少數士卒緊緊的守在幾輛擺放陪葬品的車旁,車上暗藏著槍矛與弩箭。隻等戰事一起,他們便會迅速取出車上的武器進行反擊。

一步、兩步、三步……

劉備現在幾乎是在算著步伐在前進,握劍的右手掌心也泌出了汗珠。大戰在即的氣氛之下,又有幾個人不會如此緊張?

又行進了約有半裏地,隊伍的前方突然閃出一隊人馬擋住去路。這隊人馬全都黃巾裹頭,為首者還蒙著麵,大喊道:“我等乃是天公將軍張角遺部。今日便要為天公將軍報仇!劉玄德,納命來!”

話間方落,送葬隊伍的左右方與後麵也傳來了重重地喊殺之聲,蔡埋伏下的人馬終於出現了。

對方的人馬出現,劉備卻鬆了一口氣。冷笑了一聲,劉備長劍出鞘,大聲下令道:“休要慌亂!結陣迎敵!”

五千人對六、七百人,幾近於十比一的兵力對比。按說劉備一方根本就無法對抗。隻是劉備手下的這些精銳多年來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是真正的百戰精兵。加上早就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打起來根本就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反觀蔡布下的伏兵,雖然有人數上的優勢,本身也有過一定地訓練基礎,但也隻是能在荊襄軍兵中稱一稱雄,碰上了劉備地士卒卻力不從心。此外陸仁讓貞販來地武器盔甲在這裏發揮了很大的用處,劉備的這六、七百人竟然可以迎著對方的刀鋒槍刃直上而毫發無傷。反手一擊卻能讓對方非死即傷。陣中心的一百多弓弩手更是箭發如雨,打得伏兵人仰馬翻。

一方人多勢眾,另一方卻精銳能戰,一時間雙方打了個相持不下。不過從大局看來,伏兵一方必竟人數眾多,劉備一方又沒什麼突擊力量,隻是死守而已。或許這樣再相持下去,劉備一方肯定會因為人少。力盡而敗。而且說不定蔡一回城就馬上會調動大軍前來。到時不由分說的亂打一氣,劉備可就真的會死於“亂軍”之中了。

正相持間,北麵地樹林中突然傳來了喊殺之聲。趙雲伏下的三千兵馬適時出現,千餘輕騎先帶著長長的呼嘯聲風馳而至。趙雲一馬當先,衝在隊伍的最前麵,白纓銀槍寒光閃動,抖出繁星一般的光點。每一個光點馬上就會化為一道流星,落在敢擋住他去路之人的要害上。不過片刻之間,千餘輕騎就已經擊穿了包圍圈,轉而向敵手的領軍將領殺去。騎兵背後的兩千步卒快速跟上,團團護住了劉備率領地送葬隊伍。

不知道是不是趙雲久未上陣,這一上陣便忍不住要殺個痛快,敢擋趙雲去路地人竟無一活口。眼看著趙雲就快要衝殺到敵將身邊,劉備急忙大喊道:“子龍,留敵將活口!”

“諾——”

趙雲發出了長長的一聲喊聲,平掃一槍蕩開了馬前的幾個士卒,飛馬直取敵將。那蒙麵敵將自知不敵,急忙掉過馬頭也不管手下士卒就想開溜。他這一開溜,手下地士卒可就再無戰心,紛紛四散而逃。趙雲與身後的輕騎盯準了敵將緊追不舍。雖說不是很熟悉,但從身形上趙雲已經判斷出這員敵將是荊襄武將中的一個,務必要生擒回來,這樣對下一步反攻襄陽就會有言論方便的優勢。

那敵將武藝不怎麼樣,不過跨下的戰馬到挺不錯的,趙雲一時半會兒間居然追不上他。趙雲皺了皺眉,懸好銀槍把那張陸仁當初特製給他的三石強弓取了出來,張弓搭箭後瞄準敵將的右腿一箭射去。箭似流星,那敵將立刻中箭摔下馬來。趙雲怕身後的騎兵衝勢太猛收不住,先是在馬匹左側來了個鐙裏藏身,然後是一記漂亮的海底撈月式,一把擒住地上敵將的腰帶直接就扔到了馬背上。這才帶領騎兵繞了個小圈轉回劉備那裏去。

早在趙雲去追襲敵將的時候,大道上又有數千人馬趕來,為首大將用絕對的噪音暴吼道:“大哥休慌,翼德來也!哇呀呀呀——”

黑衣黑馬黑皮膚,張飛如一道黑色閃電殺入陣中。一團漆黑中唯一的閃光點是丈八蛇矛的槍尖,但那也是閻羅王的索命符。論打仗殺人,三國中隻怕除了已經死去的典韋之外無人再能和張飛相比,另一頭的趙雲都遜色了許多。如果說趙雲打入包圍圈是為了救人的話,那張飛就純粹是為了殺人而來的,丈八蛇矛所能攻擊到的範圍之內的敵軍無一生還者!

張飛的三千人與趙雲的三千人,這六千人的出現立刻就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