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守軍望見吳軍不要命一般的衝過來,多多少少有了些懼意
一看見依舊鎮定的劉、陳楠,他們也跟著鎮定了下都已經從箭壺中抽出了羽箭搭在弦上,隻等著劉的一聲令下便會射向敵軍。
劉望了眼正在衝鋒地吳軍。向陳楠沉聲道:“陳校尉,試射。”
陸楠會意,張弓搭箭後準星向下方傾斜了一些便一箭射出,離弦羽箭落在了離城牆約一百五十餘步的地方。
“一百五十步。”
劉點點頭,再次下令道:“各投石架上彈,射程之內有攻城器械的率先擊毀!弓弩手各依箭標,弓手仰射,弩手直射。待令下放箭!”
數百架守城用投石架率先開始發威。天空中再次下起了石雨。
“媽呀!他們這又是在扔石頭!”
淩遠艦隊裏的投石架隻是些中、小型投石架。能夠發射的石彈相對來說較為有限,船上能搭載的石彈也不多。但是陸仁與馬鈞費盡心血改良出來的守城專用型投石架則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即然是守城,儲備的石彈也十分充足,加上數量又多,這石彈雨可就不是幾日前那艦隊石彈雨所能相比地了。官渡之戰時陸仁在緊要關口布下了數百架簡陋地投石架,硬是打得袁紹大軍不敢靠近一步。現在用地是改良型,威力更勝往昔,而且還能進行三連發!
一陣陣的石彈雨落下,衝鋒的吳軍損失不能說很慘重,但也打得吳軍膽寒不已。不過三萬吳軍必竟人數眾多,仍然有絕大部分衝過了投石架的火力線並開始向城牆衝擊。後麵跟隨著的吳軍也很快就發現了投石架的火力分布線與其範圍,不少行伍巧妙的避開後衝過了火力線。
當吳軍地第一隊士卒衝過陳楠先前射出的箭標時,劉已經把手高高舉起。等到越來越多的吳軍越過箭標線時。劉猛的把手揮下,大喝道:“弓弩手放箭!各排弩手準備!”
泉州城中的石雨之後是箭雨。一萬守軍當中約有兩千多弓弩手,這個數字或許並不是很高。但是別忘了。泉州守軍的弓弩是經過陸仁與馬鈞改良的,弓遠弩狠,而且在加裝了助力裝置之後射速也有很大的提升,一個經過訓練地普通泉州守軍弓弩手,一分鍾之內可以連射出七至十箭……前提是不瞄準。不過在這種場合還用得著去瞄準?城外黑壓壓地全是人,亂射都能射中人的。
盡管如此,大量不要命的吳軍還是衝到了城牆下麵,在進入了射程之後,吳軍地弓箭手也開始向城牆上回射,借此來掩護攻城步兵的強行登城。
就在這時,陸仁手中守城最後的利器排弩開始發威了。一次能射出三乘十五,計四十五支箭的排弩絕不是個擺設。加上半自動的裝添方便,數秒之後就能射出下一撥的箭矢。十三撥箭支射完之後,訓練有素的排弩手會馬上把排弩拉後更換箭匣,另外的一架排弩緊跟而上開始發射,就這樣周而複始間,泉州城牆上的箭雨就一直沒有斷過!在這強大的火力壓製之下,靠近城牆的吳軍甚至連強行登城的機會都沒有!
遠處擂鼓觀戰的魯肅越看越心驚,驚愕之下在不知不覺間竟然停下了手中的鼓錘。當他看見又一批靠近城牆的吳軍全數倒在箭雨之下時萬般無奈的將鼓擂扔到了一邊,心有不甘的頹然下令道:“別打了,這泉州城……傳令,鳴金……”
退兵的鑼聲瞬間傳遍戰場,損失慘重的吳軍如釋重負一般紛紛退去,退在地上的是數千具屍體,還有不少負傷無法動彈的士卒。整個戰鬥前後雖然不足一個時辰,但是勝負早已立現。吳軍雖然在兵力上有一定優勢,戰意也十分高昂,但是泉州守軍有堅城為依靠,加之訓練有素,武器精良,完全彌補了人數不足與沒有實戰經驗的缺陷。而且在一戰過後,原本沒有實戰經驗的泉州守軍得到了相應的實戰經驗,再打的話他們彼此之間的配合會更加熟練,對吳軍的殺傷也會更大。
眼望著吳軍漸漸遠去,劉滿意的點了點頭,揮了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檢點傷亡,各部及時補充箭支與石彈;斥候出城探聽敵情,吳人但有舉動及時來報;各營將士嚴加戒備,以防吳人夜間偷襲,如有怠慢巡城軍務者,斬!”
有什麼能比打了大勝仗更能提升士氣的?又有什麼能比血肉廝殺更能激起男兒血性的?而現在的泉州守軍已經跨過了初次上陣的這道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