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道:“主公染病於夜暴斃,未曾有遺命留下。且待主公下葬之後,皇叔與我等好生商議再行定奪此事如何?”
劉備道:“也罷,兄長暴斃,備亦無心理事。待兄長入土為安,我等心境稍寧再行商議確為上策。各位,備以不才,主理兄長喪事,望各位能從旁相助。備大恩不言謝!”言罷劉備向廳中環揖一圈,眾人也各自還禮。
一場大事就這樣平靜的定了下來,接下來的幾日劉備作為劉表喪事的主喪人忙裏忙外的不可開交,襄陽百姓知道是劉備在主持也都心安不少。甚至有人在猜測,會不會是劉備接上劉表的位子,成為荊州之主?
深夜,蔡瑁與劉備兩方都在暗中密議,各自分派人手去為次日下葬途中的事作最後的準備。蔡瑁那邊不用多說,劉備這邊正在向劉琦細細詢問些什麼。
“賢侄,軍師那裏可有什麼消息傳過來?”
劉琦一臉的氣憤之色,回應道:“叔父,軍師傳過話來,四千軍兵已盡皆隱入糜氏倉庫,隻等令下便可動手搶攻襄陽各處要點。”
劉備道:“話雖如此,賢侄為何臉上盡是不平之色?我雖猜測令尊是為蔡氏所害,但苦無證據……”
劉琦就差沒吼出來了:“還用什麼證據?我悄悄的差人去府中打探過,原先伺候家父的那些近侍下人已經一個都尋不見,也沒打探到過有哪個是被辭退返家的。如果不是蔡氏心虛,暗中殺人滅口又豈會如此?”
劉備慌忙捂住劉琦的嘴道:“賢侄禁聲!需防隔牆有耳!”
劉琦被劉備這樣按住,過了一會兒才平靜下來,向劉備一揖到底,眼淚也流了出來:“家父定然是被蔡氏暗中毒害,琦如今已是無依無靠之人,除了叔父之外琦再無可依之人。叔父既然已早就作好準備,琦亦鬥膽請叔父大膽去做,為家父報此大仇!事成之後,琦願以荊州之主相讓!”
劉備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大公子何出此言?兄長被蔡氏毒害,備自當為兄長報仇!再者嫡長接繼乃人倫常理,備也一定會助大公子成為荊州之主!”
這對叔侄在房中禮來禮去,最後總算是各自收禮回房好好休息,隻等著明天的下葬時會引發出來的大事到來。而此刻他們都沒有想到,或許是想到了也顧不到,劉表的死訊早有細作連夜兼程送到了許昌,報知給曹操知曉。
荊州襄陽,這個自古以來的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在劉表死後,注定了它會失去原有的寧靜……
——————
襄陽城東,漢陽之原。
夜幕之下,一隻三千多人的部隊悄悄的隱藏在了暗處,遠遠的觀望著官道。領軍的是一個三十來剛,英武雄壯的將領,手中的一杆銀槍在月色下透出陣陣寒意。正是白馬銀槍的趙雲趙子龍。
“將軍,我軍士卒皆已伏下。”
聽到副將的稟報,趙雲平靜的點了點頭,吩咐道:“讓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明晨辰時準時醒來,切記不要驚擾到誰。”
“諾!”
喚過平民裝束的細作,趙雲又問道:“江邊可探知到什麼情況?”
“回稟將軍,江邊有不少的船隻,都扮作商船模樣。不過依小人的探察,一如軍師所料,全是蔡瑁手下的精銳爪牙。”
趙雲道:“諸葛孔明料事如神,不負其臥龍之名,令人佩服啊。城中可有消息傳過來?”
“回將軍,主公傳來消息,若是關將軍隨主公一同出城,戰事一起將軍就帶領此間人馬急赴襄陽城東門,城中自會有賺開東門的人。若是關將軍未隨主公出城,則將軍依計行事不變。”
趙雲點點頭:“我明白了,你馬上趕回襄陽城,有何情況速來報於我知曉!”
“諾!”
細作分頭離去,趙雲看了看手中的銀槍,取出一塊麻布細細的擦拭起來,心中默念道:“這杆銀槍是陸仁當初送於我的,隻是幾年來還一直沒有飲過半點鮮血……如今總算能讓它一展其威了。上次聽說陸仁已經成為夷州之主,我那三妹竟也成了夷州別駕……唉,陸仁行事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但就才幹而言……他要是能幫主公的話該有多好?”
此刻的許昌,曹操也連夜聚起了幕僚,加緊調兵遣將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