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回 兩手準備(3 / 3)

正慌張間。對麵地周瑜帥船單獨駛出來,周瑜站在船頭大叫道:“陸兄何在?瑜要和陸兄你敘話!”

貂嬋仗劍護在陸仁身邊道:“義浩,現在怎麼辦?”

陸仁這會兒冷靜了下來,示意貂嬋還劍歸鞘,心道:“應該不是想對我動武。再怎麼說我現在還屬於‘守法良民’,名望方麵也說得過去,船塢裏也正在幫水軍製造新船,一但對我動武不管是對周瑜還是孫權都沒有好處,孫權這邊還指望著‘禮賢敬士’招納人才呢。先聽聽周瑜怎麼說。”

等周瑜的帥船漸漸駛近,雙方各自掛住船弦,周瑜那邊士卒急急的鋪好登船板,周瑜大步躍過來向陸仁拱手道:“陸兄為何此行如此之速?”

陸仁道:“昨日我已經向公瑾明言即日就要返回襄陽。公瑾現在這麼多戰船把我攔住又是何意?”

周瑜笑道:“這到是瑜失禮了,陸兄請見諒。陸兄,可否單獨敘話?”

陸仁揮去左右,隻留了貂嬋在身邊。

周瑜看看差不多,歎道:“陸兄,你我之間也不說閑話。子布之計到底還是瞞不過你。”

陸仁道:“果然是他出地主意。分瑾,你現在把我攔在江上到底是想幹什麼?”

周瑜道:“陸兄勿急,瑜是怕你走得太快,有些貨物不記得帶上。我這隊中有五隻尋常商船,上麵全是陸仁想要的上等海鹽,請陸兄一並帶去荊襄。另外江東所需之物亦請陸兄盡數帶來。”

陸仁雙手抱懷,冷冷的道:“公瑾,你既然知道子布的意圖已經被我看穿,又何必如此?這五船海鹽我可不敢帶,我不能拿我陸氏宗族開玩笑。”

周瑜又歎了口氣,自懷中取出一物道:“陸兄,其實子布之謀瑜都早已經想到,因此上表吳候時特意附上了另一道表細說其中厲害,並且明言,若是陸兄貪利就此應下,日後亦不當罪及宗族。此外瑜向吳候討來了這個東西,轉呈於陸兄。”

陸仁接過來細看,見是一道孫權下的令,大意就是允許陸仁以官家指定的商人身份販賣海鹽,為期是建安八年正月起至建安十年的兩年,上麵蓋有孫權的印章。也就是說在兩年之內,陸仁販運海鹽的事是允許的,但兩年後就不可以了。

陸仁又細看了數遍,確定沒有問題後才道:“公瑾真是有心啊。”

周瑜道:“子布有時用計太狠,全然不計後果如何。其實瑜亦有想過,正如陸兄當日所言,陸兄奔走於荊襄與江東之間,吳候與江東得利會何等之巨?荊襄劉表固然也會得利,但他斷然不會用到正處。這道令文便是吳候聽從瑜之諫言另行發下的,隻是要瑜先依子布之謀試探一下陸兄,如若陸兄看穿才準瑜轉交於你。瑜身為人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並非瑜之本意。萬望陸兄海涵。”

陸仁再看看手中的令文,眼中劃過一份失落,輕歎道:“身為人臣不得已而為之……公瑾,就衝你這句話,這令文與海鹽我接下了,江東要的東西我也會幫你辦妥。隻是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時間,你我就先以明年五月為期,我盡量讓糧米在這之前運來柴桑,你看如何?”

周瑜聞言向陸仁深深一揖道:“勞煩陸兄了!江東諸岸瑜會傳令下去,對陸兄的船隊隻管放行,陸兄大可安心。”

二人分別,陸仁派人接過周瑜送來的五船海鹽,船隊向襄陽進發。

陸仁站在船頭,手裏緊緊的攥著那道令文,心道:“這東西真正的用處也不算太大……看來下一趟我還是得親自來一趟柴桑才行,既然接下了這燙手的山芋,就得把事情鬧大才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