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然由天時合四季,領兵為打仗事無具細認真討論。說得範蠡感佩地點頭,也狠勁地大聲朗讀那枯燥的藥名。
“一位傑出的將軍,愛護自己的部下要像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才行。為人父母的也就幾個多則幾十個孩子,可身為統帥,那是成千上萬的人。南征北戰,疲憊顛簸,哪有不出現勞累過度和水土不適的事呢?大刀飛箭更是時時傷害士兵的皮肉。父母看到孩子感冒咳嗽都緊張,何況將軍看到自己的兵馬麵對死傷!現在每認識一種藥材,也許今後就會拯救許多生命。這麼事關重大的事,將軍就不能隨便應付。大軍對峙,往往是孤軍奮戰,所以每一條生命都是大軍堅強的基石。除了無法避免的死亡,可明明信手拈來的草藥足以減免病人的痛苦,這又為什麼漠不關心呢?所以說,帶兵之人本應身兼數職,否則隻是一個野蠻的屠夫走向屠場,也就無法領好自己的大軍。”計然說。
“這真是太深刻了。有了這種愛兵如子的精神,哪有打不勝的仗呢?”範蠡說。
“那有這麼簡單呢?練兵與用兵才是將軍職責的關鍵。愛兵和護兵隻是求存的方法。有了軍隊就必須嚴加訓練,否則哪裏有戰鬥力呢?練軍貴在合一。列兵貴在聚神。合一的軍人才能聽從指揮,聚神的兵列才有高昂的鬥誌。每個士兵基本功必須紮實,否則敵人便伺機擊潰你的軟弱地方,從而瓦解你的大軍。步兵作戰要占領有利地勢,使每一槍每一箭都充滿有力的氣勢,否則就擊不敗敵人的軍威。威失則軍敗,敗兵則逃亡。
“用兵重在計謀,謀劃又在於對敵人的全麵了解。這就是軍戰乃計戰,知己又知彼。”計然說著故意停了下來。
“老師請接著講,我都認真記住了。”範蠡聽兵計是最熱心的,一聽就懂。
“如何知己知彼呢?知自己軍隊的優劣,更要摸清敵力的實情。否則盲目上陣,也一定防不勝防的。敵帥將軍是誰?他謀略能力如何?平常都有哪些毛病,與敵國朝野關係怎樣,與什麼人是政敵?他最畏懼什麼?有沒有救援之兵?救援的力量到底怎麼樣?等等,你才好運兵如神,出奇製勝。”計然說。
“這樣一來,敵人的那些關係我們又怎麼一一摸清呢?他們又憑什麼告訴我們呢?”範蠡感到敵我之間打仗那就憑實力。
“其實你已知道該怎麼做的。天才統帥都是悟的高人。”計然休息了。
這是師生第一次在洞察世界談話。計然也很願在這個洞中靜養。
令尹棄疾在申包胥、觀從的陪同下,悄悄離開自己的封地來到鄧邑同公子比會盟。公子皙和子西也隨後趕到。鄧邑地方長官曼成超主持了這場別開生麵的秘密盟會。
說秘密當然一點也不秘密。鄧邑練兵場搭起的高高祭壇遠比申之盟雄偉壯觀。北部、西部的城鄉國人也湧來了幾萬觀眾。是這楚國公室宗親的會晤沒有通知國王公子圍,其他的兄弟差不多都到了。公子棄疾當然也不清楚孩提時那場“踩璧定君”自己居然碰在璧襻上。否則這一造勢怕也會難以如此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