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解決象軍(1 / 2)

印度文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混亂的戰爭史。

一直到張伯奮、韓世忠水陸並進,開進印度半島時,這個半島仍處於混亂之中,十餘個王朝和勢力在半島上互相傾軋,爭鬥不止。

但宋國大軍的到來,激起了這些王朝和勢力的強烈反抗。

一致對外!

忠勇軍憑借先進的武器和水陸並進的策略,短短一個月內就征服了他們前進途中遇到的第一個勢力——帕拉王朝。

帕拉王朝隻是印度半島東北的一個角,西邊從北至南分別和加哈達瓦拉、卡得丘裏、東亙迦三個王朝接壤。

別看這三個王朝和帕拉王朝一直糾扯不清,但宋國軍隊征服帕拉王朝之後,這三個王朝立刻便意識到了宋軍的強大,意識到單憑自己一個王朝的勢力抵擋不住宋軍的腳步。

於是,三個王朝迅速聯合起來,盡起各自的兵力反攻宋軍,同時,向與三國西邊接壤的馬拉馬拉、西遮婁其、朱羅王朝求救。

西遮婁其王朝的君主娑密室伐羅三世因為其出色的統領、指揮能力成為六王朝的總指揮。

娑密室伐羅三世一來擔心打不過宋軍,二來想憑借這個百年不遇的機會統一印度半島,又派人繼續向西,聯絡印度半島西北角的查哈納斯、索蘭基、信德王朝。

查哈納斯、索蘭基、信德王朝見半島其餘六國都已經合兵一處了,哪裏有不答應的道理?

這樣一來,娑密室伐羅三世成為印度半島九個王朝的統領,率領九個王朝的兵力與宋軍作戰。

張伯奮和韓世忠有點懵了!

又是一個多月下來,自己這邊傷亡越來越重,敵人卻越打越多。

不但未能前進半步,這還沒捂熱乎的帕拉王朝境內也頻頻發生反抗運動,這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這印度半島這麼難打的嘛?

張伯奮、韓世忠這兩位久經沙場的統兵大將,坐在韓世忠的座艦上,大眼瞪小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兩個人想的都是:官家讓兩人統一了印度半島就收兵,結果,十成才打下半成,就陷入困境了,怎麼辦?聽說軍器監生產了更強大的武器,要不要向官家請求支援?

忠勇軍憑借武器之利,一路碾壓,戰無不勝。

沒想到,在印度半島遇到對手了。

征服帕拉王朝時,忠勇軍就遇到了對方的象軍,有點損失,但還算可以承受。

一百多頭大象,每一頭都有好幾米高,全身披著重甲,背上搭個小窩棚,裏麵有十幾個人,以弓箭和超長的長槍為武器。

大象衝鋒起來,比戰馬更猛。

重甲可以擋住一部分子彈,而且大象中了槍一時半會也死不了,反而更加暴躁。

衝進人群中,長鼻子一甩,人便飛得沒影了。

被大象一腳踏上去,神仙也救不了。

大象後麵還跟著騎馬的戰士,利用大象的遮擋一同衝鋒,也有一定的殺傷力。

若不是忠勇軍人多、火力太強,誰吃敗仗還真不好說。

現在可好,多個王朝的聯軍合兵一處了!

那象軍的規模,可就有點嚇人了,足足兩千多頭大象!

這還不是全部,隻是擺到陣前給宋軍看的!

不用大炮的話,怕是搞不過象軍。

但問題是,把戰艦上的火炮搬下來也沒用,相較之下,人家象軍更靈活,不可能站那兒不動讓你打。

大象會衝鋒,兩千多大象同時衝陣,就算被幹掉一多半,隻有幾百頭大象衝到己方陣中,那也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