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見(1 / 2)

其實每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都有屬於自己要走的路。

而那條路也沒有所謂的正偏之分。

隻不過正路走起來很難,並且考驗極多。稍不留神就容易背離正道。

而偏路看似是捷徑,能快速獲取很多東西,但其代價也是極其沉重。

所以這兩種方式也是各有各的難處。

但實際上,正路在難,那也是一條通天大道。

而偏路麼,真的很容易沉溺其中。

其實說到底,無論是正路也好,偏路也罷,那不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

如果執著於表象,那很容易會出岔子的。

因為重要的從來不是路,而是人。

也許正路不一定能直接一步到達終點,偏路也不一定就真的是無路可走。

可能上述的這段話說的有些不知所謂,但這所謂的正偏也隻是在一念之間。

如果心中存疑,即便走的再遠,也可能是走不到的。

其實像文字這種東西說到底隻是一個表述的工具,裏麵所承載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可每個人對於裏麵的東西認知不同,所以出現了偏差。

就像莊子所說,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為什麼說知己難尋,不就是這樣麼。

書歸正傳。

此時的吳泑在專心一念的加持下,似乎隱隱約約的摸到了那層門檻。

已經完全將意識凝聚到一點的他,此刻已經忘卻了一切。

那些浮沉不休,交替叢生的念頭已經褪去了以往繁雜的表相。

純而至純的真念悄然顯出了真容。

也就是借助這個難得的契機,伴隨著一道耀眼的熾白亮光,他再度開啟了那道“門”!

這種狀態真的和靈光一閃的那句成語所描述的一模一樣。

按理說,在修行中,靈光一閃基本上都是用來描述開悟的。

那他現在這種狀態算是開悟了麼?

高人常說,開悟能長智慧,開悟能解煩惱。。

但開悟到底是什麼?

網上的說法很多,但實際上,跳出水麵的魚終究是魚, 除非魚躍龍門,方可化身天龍。

魚是這樣,人也是這樣。

所以說一時的短暫開悟解決不了那個終極的問題。

若是想要徹底解脫,終究還得是來一場大徹大悟。

可大徹大悟說來容易,就像通天大道就在眼前,但這世上這麼多眾生,真的有機緣走過這條大道的又能有多少?

不說旁人,已然開啟那道門的吳泑發現他自己此刻正身處於一間密室之中。

這間密室不大,空間布局也是那種方方正正的格局。

吳泑環顧了一眼四周,這裏既然被叫做密室,肯定是隱秘至極的地方,可這裏仍舊沒有出路算是個怎麼回事?

這是在套娃麼?

難道那位丁先生的能力這麼厲害,竟然可以在吳泑的真念裏設置封印?

那吳泑真的就沒有任何脫離困境的方法了麼?

按理說,在落入這種絕境時,正常人都應該有點反應的。無論是絕望,鬱悶,或者是挫敗感之類的。。

可此時的吳泑在看完四周後,卻沒有多餘的動作,他的表情無悲無喜,他隻是平靜的注視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