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三年,景國皇帝景彥結束了混戰百餘年的中原,統一中原,兩國隔江而治的時代一去不複返,從此四海升平,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百姓安居樂業。
同年中秋佳節,皇後宮殿關雎宮突發大火,冊封不到一年的皇後娘娘命喪於熊熊火焰之中,關雎宮也付之一炬,傳聞皇帝景彥因此悲痛欲絕,竟當場吐血暈倒,命懸一線,經眾太醫的全力救治,昏睡三日後才清醒。
休朝一月有餘,皇帝景彥才恢複上朝,恢複之後的第一件事便頒布一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旨意,褫奪了逝去皇後的封號,貶為庶人,遺體不得葬入皇陵,牌位不入皇家祠堂。
舉國為此上下議論紛紛,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傳聞帝後恩愛,鸞鳳情深,皇後娘娘寵冠後宮,當時皇後命喪火海,皇帝還為此傷心欲絕,差點連命都沒了。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話說這皇後娘娘的來曆也是無人知曉,隻知道她是大業二年進宮的,當年皇帝還是靖王的時候,是有一個正妃的,本以為靖王登基之後,靖王妃也會成為皇後,可隻冊封了一個皇貴妃,反而力排眾議冊封來路不明的女子為皇後,當時也引起了朝野震蕩,在皇帝的威嚴下,朝臣也不敢多言。
太初年間,中原大陸景燕兩國隔江而治,燕國地處北方,物資匱乏。景國地處南方,物資富饒。然而燕國暴虐,為求資源時常騷擾景國邊境,使得邊境百姓苦不堪言,百年前還竊取了景國十三州,景國百姓還被劃為最下等的奴隸,使得景國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為了活下去,百姓賣兒賣女的人間慘劇不斷上演。但景國當權貴族卻不體會百姓疾苦,隻顧眼前利益,偏安於南,所以百年間景國十三州久久不得收複。
景國永治十五年。
景國邊境城牆之上。
“百年間,兩國之間雖無大戰,但經常有衝突,燕國仗著自己兵強馬壯,竊取我景國十三州,致我景國百姓流離失所,朝堂上那些老家夥隻顧自己利益,不顧百姓生死。”一個約莫十五歲的俊秀少年對著身邊身穿玄色衣服的男子說道,說話的便是景國皇帝最為看重的嫡子三皇子景彥,傳聞他出生那年正逢景國百年不遇的旱災,然而就在他出生當日天空烏雲密布,有一金龍在雲間翻騰,等三皇子呱呱墜地那一刻,金龍也消失不見了,繼而天降甘霖。景國百姓因此得救。
“三皇子,您想做什麼事,展熠都將追隨你,萬死不辭”。展熠眼神堅定地望著三皇子。
“本宮將向父皇請命,擔任此次出征燕國的主帥,奪回丟失百年的十三座城池。”景彥望著遠處堅定地說道。
同年,景國邊境一小山村的農家院子裏
“死丫頭,又在偷懶,你個賠錢貨,還不趕緊把衣服全洗了!”
一個中年婦女對著一個小女孩罵罵咧咧,辱罵的聲音傳遍了這個不大的小山村。
“唉,造孽哦。”隔壁的老奶奶歎了口氣,搖搖頭:“真的可憐了這個孩子,早早死了爹媽,沒爹沒娘,寄養在黑心肝的大伯家。”
已經是隆冬臘月了,北風呼呼地吹著,打在臉上怪疼的,天快黑了,這天越來越冷,大家都急著回屋取暖。在一座農家小院裏,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那裏蹲著洗衣服,刺骨的冰水把她的小手凍得又紅又脹,小小的臉頰也裂了,看著都覺得疼,頭發又枯又黃,明明已經十歲了,但因為長期的吃不飽穿不暖使得她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大截,看上去隻有七八歲的模樣,但是她的眼睛卻特別的明亮,大大的圓圓的,隻是沒有同齡人的那種童真,多了一份成年人的滄桑感。
屋內燈火通明,相比屋外的寒冷,炭火把屋子照得暖烘烘的,飯桌上擺著熱騰騰的飯菜,一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景象。
“唉,近年來燕國不斷擾亂邊境,搞得我們老百姓人心惶惶,我這生意越做越差,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明年。”一個中年男子唉聲歎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