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哪一種咖啡,新鮮度都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選購時,抓一兩顆咖啡豆在嘴中嚼一下,要是清脆有聲,表示咖啡豆未受潮,而唇齒留香的咖啡豆才是上品,但最好還是用手捏捏,感覺一下是否實心,千萬不要買空殼的咖啡。
剛炒好的咖啡豆並不適合馬上飲用,一般來說,咖啡的最佳飲用期為炒後一周後,此時的咖啡最新鮮,香味口感的表現最佳。
此外,咖啡豆的風味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內行人選咖啡豆,倒不見得是看顆粒的大小,咖啡豆在品相上,有可能存在大小不一,例如埃塞俄比亞豆的特性大小不一屬於正常現象。其次是色澤,日曬豆在顏色上不論生豆或是熟豆都會存在顏色不一,是正常現象,切勿單方麵自行解讀書中或是資料中的淺見,將所有咖啡豆都一概而論。相對來說,中深烘的咖啡豆相比淺烘豆更易出油,淺烘豆則不出油或少量出油。總之在選購咖啡時應注意其新鮮度、香味和有陳味。
咖啡豆含有大約100種不同的物質,包括咖啡因、單寧酸、油和氮化合物等,每100克速溶咖啡中,含咖啡因44~100毫克;每100克調製咖啡中,含咖啡因64~124毫克。咖啡是一種興奮劑,對人體會產生很多影響,它可利尿、刺激中樞神經和呼吸係統、擴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強橫紋肌的力量以及緩解大腦和肌肉疲勞。
弊端
1.習慣大量飲用咖啡的人停止飲用咖啡,會出現頭痛、易怒、肌肉緊繃和神經過敏等症狀,而攝入咖啡因症狀才消失。
2.懷孕及哺乳期間的婦女飲用咖啡應適量,因為咖啡因會滲透至胎盤,而且會進入母乳。
3.喝咖啡會引起人的精神興奮,在喝完咖啡的4小時內,咖啡因會影響睡眠。
咖啡是否影響健康是很多人都極為關心的話題,多年以來科學家之間爭論不休。
在1970至1980年間,這方麵研究的結果通常是負麵的。廣泛的媒體報道使人們對他們飲食內所含的咖啡因感到不安。
進入90年代,由於更嚴密精確的測驗過程及對其他方麵更多的了解,例如酒精的消耗,運動習慣和抽煙,這些研究已經能夠澄清在從前的研究中一些未解決的爭論。特別是已經能提供很多有關咖啡因和健康方麵的新知識
英格蘭一間大學請來300個誌願者參與研究,將咖啡迷與非咖啡迷分成兩組,於測試前的16小時停止飲用咖啡,觀察他們集中力的變化。“戒咖啡”16小時後,隻有咖啡迷獲準飲用咖啡,非咖啡迷不準飲用,結果卻顯示,飲用了咖啡的人,其集中力與非咖啡迷一樣,僅屬正常水平。故此推算,即使非咖啡迷飲用咖啡,亦不會有助提升專注力或工作效率。
負責調查的學者稱,人體內髒減慢反應的腺甘酸(Adenosine),在喝咖啡後感到“提神”,是因為咖啡因停止腺甘酸進入細胞,令人不易產生睡意。研究又指,咖啡因會令到血管收窄,加速血液運行速度,形成頭痛。有些咖啡迷不喝咖啡會出現頭痛、易怒、肌肉緊繃和神經過敏等不適反應。
喝咖啡是否影響睡眠
許多人都有喝了咖啡後因精神亢奮而睡不著的經驗,這是因為人體內有一種叫做腺甘酸的傳導物質,它能夠控製神經活動,產生呼吸減緩、情緒減弱、降低胃酸分泌和利尿作用。而咖啡因會假冒腺甘酸,使體內以為腺甘酸的作用已經發生,感到精力充沛、胃酸增加、較為頻尿,自然也較不容睡著,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咖啡因造成的短暫清醒,並不表示體力真的獲得恢複。此外,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新陳代謝速度不同,對其敏感度也就有所差異,所以有人在喝了咖啡後,並不覺得睡眠受到影響。因此,早上起床後來一杯熱咖啡,可以振奮身心,讓心情更加舒暢,而晚上則可能會造成失眠。
是否會造成鈣質流失
咖啡
由於人們對於鈣質流失和骨質疏鬆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於咖啡也產生相當的疑惑。至於咖啡因的攝取和骨質疏鬆症的關係,仍在持續研究中,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咖啡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但是某些研究則指出咖啡因會增加鈣質的流失。因此在此建議咖啡愛好者應該多吃些高鈣食品來補充鈣質,如準備芝士片或芝士蛋糕等搭配咖啡享用,不僅能補充鈣質,還能使咖啡更加美味。
咖啡與美容
沒有任何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咖啡中的咖啡因、黑色素與皮膚黑色素增加或令皮膚老化有絕對的關係。相反地,適量的咖啡因會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改善便秘,並能夠改善皮膚的粗糙現象。關於咖啡因能加速新陳代謝,有一種說法是咖啡會加速燃燒卡路裏,達到減肥的功效,基本上理論是正確的,但是這種卡路裏的燃燒還不至於讓體重減輕多少,如果咖啡裏還加了糖和奶精,從熱量上的計算是更不符合減肥的原則了。
咖啡是健身的好朋友
咖啡的另一個優點,是能增強體力,這有助於鍛煉更長時間,使鍛煉效果更好。咖啡因是團體性運動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為它能增強注意力和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