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放棄奢侈,回歸節製(1 / 1)

本文的靈感源自於吳教授大作《回歸農耕文明》。

吳輝教授提出的回歸農耕文明的觀點,主要是指回歸傳統的農業生活方式和文化,重視農業在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推崇環保、綠色、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以及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這種觀點的提出,主要是針對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環境破壞、資源浪費、生態失衡等問題,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健康、環保等方麵的關注和需求。

但是,我認為吳教授的觀點疑似有些保守了,我認為應當繼承性發展,直接一步到位,回歸原始文明

當前,我們的世界麵臨的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先不談日益緊張的時局,就維持人類社會最基礎的能源而言。依吳先生之言,全世界總共七十多億人口,其中的十億人口消耗掉了一半都能源,其餘的六十億人口共同分用另一半能源。

我們於此發出疑問,這種發展是可可持續性的嗎?

據網傳說法,全世界都石油最多隻能用五十年,雖然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雜誌發文宣稱石油煤炭儲備量不足,僅僅隻夠消耗二十年,即使化石燃料用到現在我們都沒有用完。貌似每一次都是還沒有開采盡就會有新的礦藏被發現,所以這些化石燃料一直被消耗到今天都還有五十年足用。

但是,讓我們先是拋開事實不談,無論地球上這些化石燃料的儲量到底有多大,這些傳統能源總歸是要消耗掉的,到時候我們應當以何為計?恐怕是難以預料的。

可能會有人說了,我們還有太陽能、水利發電、核能發電、用愛發電,我們再次得拋開事實不談,雖然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技術都是穩定的,但是,曆代大賢至聖先師有關於熱力學的研究表明,熵增是不可逆的,孤立熱力學係統的熵不減少,總是增大或者不變。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就這樣過度的使用各種能源。我們將化石能源儲存在化學鍵當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我們將核能、風力、太陽能、水力轉變為電能,進而釋放,我們對於能源的這些使用,將會向廣袤的宇宙空間中釋放各種廢熱,這些廢熱總是會加快熵增,最後使得宇宙趨於熱寂。

這樣,我們就從最根本的邏輯上,否定了目前這條科技飛升路線的可行性,也就轉到了本書的內容,本書要思考的一個內容就是,我們應該放棄對於能源的依賴。從最根本的邏輯上,放棄奢侈,回歸本真,思考人類作為一個高級的靈長類動物最為原始的生活方式。

同時,附帶於這條“回歸本真”路線的一連串的附帶作用也會在諸君麵前顯現,最明顯的增益就是目前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畢竟原始文明,我甚至不想稱其為文明,我們退回到那時的社會之後,智人的們的聚落應當是以小氏族的模樣呈現的,那時候將要脫離我們現在的一切組織形式。也就是說,“社會”這個概念到那時是已然不會再存在的,因而那時候便不會再有目前的任何已知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