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看著他們每家張燈結彩,不由想到了我們家過春節的熱鬧,沒有我的春節,他們一定是格外難過。恐怕今年的春聯都沒有人貼了,報春圖也沒人畫了。爺爺那時為了鼓勵我好好畫畫,每年春節前,爺爺都要在我畫的報春圖上題字,裱上掛在門廳,來的客人無不稱讚。念及此,倒是覺得應該給平時對自己照顧有加的人送上幅畫,聊表心意。
頭一個送的自然是送我蘭花的姚老先生,他是愛蘭花之人,自然是奉上蘭花圖了。畫了一天半,傍晚才畫好,剛要出門,卻碰到了許言懷正在貼春聯,原來他的字也是不錯的,怪不得姚繼辰說這山穀裏都是文化人呢。
“悶在家裏幹嗎呢?”
“畫畫啊!我出去一趟。”
“去哪啊?”他看到我手中拿著畫。
“嗯,”我支吾了一會,“去沈老板那看看。”
“噢,快去快回,要吃晚飯了。”
我點點頭,快步疾行,不知從何時起,我說謊的功夫已到了臉不變色心不跳的水準。
“姑娘,請問找誰?”
“夫人,我想拜會姚老先生。”
“請教台甫?”
“晚輩蘇雁南。”
“原來是蘇姑娘,快請進。”她引我進了客廳,“姑娘,請在此稍作休息,夫家正在見一位客人,我已讓書童知會他了。”
“噢,夫人,既然先生有客人,我就告辭了。過年了,沒什麼可送的,畫了副畫,還請您別見笑。”
“姑娘,萬萬不能走。他總和我提起你,我也想能有個機會得以見一麵,可是你最近也不來借書,今日能來,一定要多坐會。咱們娘倆先聊聊,可好?”
她為何想見我呢,不就送了幅畫,竟這般看重我,隻得點頭坐下,心裏卻焦急萬分,這老人家萬一見得又是上次那個人,我得等多久啊,若是誤了晚飯,又得被拷問啊。於是偷瞄了一眼手表,隻給他一刻鍾的時間。
“姑娘,可喜歡我這院子裏栽的蘭花?”
“很好,光看這花,就知您是個性情高雅之人。”
“嗬嗬,你倒是個討人喜歡的姑娘,我不僅花養得好,孩子也教育的好。我這一雙兒女就像我精心培育的蘭花一樣,在我因人施教下,每一個都異於他人,而勝於他人。”哇塞,我簡直膜拜了,現代社會中這種自吹自擂的事還是較多的,但古代這種三從四德的社會,竟會出這個怪胎,罕見啊!
實在不知道接什麼話,人家自己都把自己捧上去了,根本不需要別人繼續,隻得搭訕說:“能結識姚繼辰這樣的朋友,實乃我之幸,他行事確實有別常人。”
“我就說我不會看錯人,你也是識英雄惜英雄之人。我這兒子哪裏都好,就是有些事情太過執著。不知姑娘對”,院子裏姚老先生和一個人的談話打斷了她。
“想必也是有幾分忌憚的。”
“不盡然,有可能是他後麵的人,但我想不明白,她為什麼要幫我?”
“這,老夫也想不透,是不是小兒……”
“不用管了,年後我們就有好戲看了!”
聽到談話聲,我不自覺向外看了一眼,正對上了那個人的眼神,那冷峻鋒利的目光,好像要把我看穿,而不知為何我的眼神像被吸住一樣,竟不能從他身上移開。若不是姚夫人輕喚我一聲,我竟像中魔一般已隨那人一起離開。我才意識到,他就是那個熟悉的背影,他就是上次那個要客,隻是這次我才看到,原來他是個跛腳之人。
“這麼年輕就已經是老先生的貴客了。”我試探性地想知道他是誰。
“蘇姑娘你不也是嗎,這小老倌就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這樣他好忘記了自己在變老啊。哈哈!”看似是句玩笑話,卻巧妙地回避了我的問題,我又有何道理再問下去呢。
姚老先生將此人送出門後,就來到客廳,“等你好久了,怎麼今日才上門?”
“不瞞先生,最近也想效仿古人,創作一幅類似於《清明上河圖》那樣的大製作,所以不得閑出門。”
“早看出姑娘是有作為之人。”這老人家真是會抬舉人啊,畫幅圖就成為有作為的人了。
“先生高看了,快過年了,沒什麼好送的,畫了幅畫權當過年送的賀禮了。”我恭敬地遞上畫。他忙接下來,放在桌子上,細細品味,良久後方說:“姑娘年紀輕輕,這水墨畫的技藝已如此精湛,叫老夫好生欽佩啊!”
“我家是畫師出身,家訓是字可以不會認,但畫是必須畫好的。”
“畫師?”他嘀咕了一句,“老夫抖膽,敢問姑娘祖上是否有孫姓之人,又或者是師承孫姓之人?”奇怪,為什麼類似的問題又被問了出來。“沒有,祖上一代代相傳,非向他人所學。先生為何問這個問題?”
“哈哈,隨便問問,隻是覺得這畫畫的手法有些似曾相識。對了,不知姑娘家訓可否有不傳外人之說啊?”我和姚夫人都瞪著眼睛看他,“老夫一直鍾情於水墨畫,但總不得要領,真心想向姑娘學習。”我有些遲疑,因為的確我們家族從不教外人畫畫,但他下麵說的條件,讓我實難拒絕。“姑娘放心,酬勞和時間方麵都好說,絕不會耽誤姑娘的大作,還能讓姑娘有些小進項,你每月隻需來五次即可,時間最好是傍晚,每次一個時辰,一個月60枚金幣的酬勞。”說罷,從袖口裏掏出錢袋,明晃晃的20枚金幣放在桌上,“這是訂錢,以後月初都會將整月學費付清。”他見我還不答應,竟又拋出了這個上發薪的優厚條件。“我何德何能,敢在老先生前麵耍清狂,不過是隨便畫著玩,教您是萬萬不可,就當我們相互切磋吧,酬勞就算了。”他皺了皺眉,“看來姑娘嫌條件不好,難不成還要讓老夫加價?”我見此狀,連忙應了下來,畢竟這是份豐厚的薪水,我現在的處境哪還顧得了什麼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