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碼頭生意步入正軌後,我便交給姐姐和姐夫他們一家人打理,我又在上海街上找了個拉黃包車的活,那黃包車上海可是最缺人的,坐車的人給的錢也多,經常幾十幾十的給,拉個一天就能賺夠一個星期的飯錢。
就這樣,我每天拉著黃包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後來,我認識了原塚峻一,他是個中日混血兒,媽媽是日本人,父親是中國人,家裏是做布匹生意的,出口到法國,馬來西亞地區的,他也每天出來拉黃包車賺錢。我為人忠厚老實,做事踏實,勤勞勇敢,後來,原塚峻一帶我去他家見他父母,他的父親非常的非常的喜歡我,母親也對我也好,他的父親知道我家做絲綢生意以後,經常抽空去幫我家打理生意。
靠著拉黃包車和絲綢生意,我韓先楚加上何翠花一家四口,終於住上了大別墅,那一刻,姐姐臉上終於露出了久瑋的笑容,我清楚的記得,那是父親去世後我姐姐第一次笑的這麼開心,也許是因為擺脫了幾十年於一日的貧窮限製,那天,我帶姐姐上街去挑了他最喜歡的衣服、鞋子,包包,她最喜歡吃的糕點。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陪姐姐上街買東西,而且還是花我掙來的錢,以前都是姐姐陪我上街買東西,花的是姐姐掙的錢。我告訴姐姐:“姐,今天你弟弟我韓先楚請客,你喜歡什麼咱就買什麼,你放心,我韓先楚有錢”。這一說讓我姐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妞頭就走上街,最後我陪著姐姐買了一大堆她喜歡的東西。
後來,絲綢生意越來越好,從絲綢布料到絲綢製品,生產的圍巾,手帕,服裝等出口賺錢,一開始我們一家不會生產絲綢製品,後來靠原塚峻一家幫忙,原塚峻一家負責生產產品,我們通過碼頭運到國外銷售,然後定期分紅,我們家與原塚峻一一家是合作關係。
一年後,我們的生意不僅在國外做的紅火,連上海也紅火起來,上海的人開始向我訂購大量的絲綢服裝,大量的訂單接踵而至,我瞬間賺的盆滿缽滿,上海很多超市願與我合作,我提供商品,他們來賣。從國外到上海,再從上海到深圳到廣州。乃至到世界各地都有我家的絲綢服裝。如今的我從一個黃安農村青年到現在的生意大佬,再到撐起一個家庭的男人,誰又何曾想到我是靠拉黃包車和絲綢服裝起家的。
原塚峻一後來也跟著我一起幹,我韓先楚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原塚峻一是我的恩人,沒有他我家的絲綢服裝不可能做的現在這麼好,我可不能虧帶他,後來我在碼頭開了家服裝貿易有限公司,我讓他當了我碼頭服裝貿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替我照顧著服裝方麵的生意,因為我畢竟在做生意這方麵經驗欠缺,需要比我更有經驗的人來管理這方麵。原塚峻一待我和何翠花也不錯,經常教我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慢慢的他就成了我韓先楚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