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黃世界,太初大陸東域。
大夏王朝,永夏三百二十一年七月,天夏殿中,大夏當代帝王,修為已達金丹中期的永夏帝徐霸天,帶領文武百官正在上早朝。
徐霸天端坐在龍椅之上,表情凝重,眉頭緊皺,目光掃過百官,緩緩開口;
“巴郡多地連日暴雨,多縣河道決堤,大量良田被水淹沒,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聽見陛下問話,丞相諸葛明漢率先站了出來;
“微臣以為,應當立即打開國庫,放糧賑災。”
“為早一些將糧食送到災區,陛下可任職一名修為尚可的大人,為欽差大臣,攜帶一批糧食盡快出發。”
“同時,陛下還應下一道聖旨,令巴郡各級府衙開倉放糧,各級官員注意安撫百姓,以免百姓因搶食發生暴亂。”
“另外,水災相關事宜,像是瘟疫、重建、治理等,都不是小事,也應該同步進行。”
“老臣雖然年邁,但修為已達築基後期,賑災之事也經曆過幾次,算是有一些經驗。”
“京城離巴郡萬裏之遠,此時乃是辰時,老臣即刻出發,戌時便能到達巴郡境內。”
“為早日拯救巴郡百姓於水火,老臣鬥膽,請求擔任欽差一職,望陛下應允。”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丞相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同僚的附和。
龍椅上的徐霸天也是連連點頭,若是在以往,他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
甚至,他多半還會與丞相一起,前往災區,君臣攜手,救百姓於水火。
修行世界,王朝規章製度跟凡俗世界的王朝,是有很大區別的。
帝王親自出馬,與大臣前往災區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
但此次卻有些不湊巧,就在昨晚,發生了一件事,導致國庫空虛,徐霸天很想對著下麵的百官說一句,國庫也沒有餘糧啊!
猶豫片刻後,徐霸天選擇將實情告訴百官:
“丞相所言,甚合朕意。”
“奈何,昨夜醜時,仙門數位仙使突然降臨,將國庫存糧盡數帶走,如今,國庫空虛,開倉放糧一事,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諸位愛卿皆為國之柱石,朕實話告訴你們,昨夜,仙門仙使帶走的,除了京城國庫的存糧外,還有數道朕的調糧聖旨。”
“如今,不光是京城糧庫沒有存糧,就連各郡縣府衙糧庫中,也不會有多餘的存糧。”
“此次賑災,國庫怕是拿不出糧食,得另想他法才行。”
徐霸天說國庫空虛的時候,一眾官員還想著,可以從那些未遭災害的郡縣調配糧食,沒想到,不等他們開口,徐霸天便將他們的路給堵死了。
這下,一眾官員也沒什麼好的主意了,隻得三五成群開始商討對策。
大夏百官並不是屍位素餐之輩,經過大約半刻鍾的討論,他們想到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向官員募捐跟向百姓高價購糧。
仙使將朝廷存糧收走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按照之前的經驗判斷,仙使向來隻收取朝廷的存糧。
大多數時候,更是隻收取京城國庫中的存糧,各郡縣的存糧,仙使其實是很少會去收取的。
此次,算是個意外。
而除了朝廷,民間也是有糧食的,對於民間百姓手裏的糧食,仙使可是不會動一粒的。
昨夜,仙使並未前往在場的一眾官員府上收糧,也用事實說明了仙使收糧,隻收公家的,不收私家的。
畢竟,要是仙使真的向百姓收取糧食的話,在場的一眾官員,肯定是第一批被盯上的人。
他們府上的存糧,可比普通老百姓家裏,要多出數倍。
其實,仙門仙使不是沒想到,除了朝廷民間也有糧食。
這都是他們故意留下來的,畢竟,要是一點糧食都沒有,大夏的百姓,可就沒活路了。
眼下,為籌糧賑災,一眾官員,將主意打到了這部分糧食身上,當然了,他們也是有分寸的,不會將百姓逼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