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 東窗事發(1 / 2)

第一節 以權謀私

天地萬物一盤棋,成也入局,敗也入局。有些人為了精忠報國,情願肝腦塗地,竭誠盡節;而有些人為了爭權奪利,不惜勾心鬥角,謀權篡位。就拿嘉慶帝來說,在他執政期間,身邊不乏有那些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可用之人,其中赫赫有名的便是慶桂、潘世恩和彭蘊章。他們可謂是永琰身邊最重要的三個大臣!不論是前朝之事還是後宮之事,他們都會盡心輔佐永琰,為他出謀劃策。但在諸多臣子中也有令永琰十分厭惡的人,此人就是和珅!因為他在朝中屢屢興風作浪、陽奉陰違。永琰身為一國之君,想要除掉和珅,那可謂是輕而易舉。奈何手中的實權依然被乾隆帝牢牢的掌握著,乾隆雖名義上退位,聲稱自己住進寧壽宮安度晚年。但手中把握著大權,眾人也都對他勤謹恭敬,不敢有半分懈怠。尤其是永琰,幾乎對自己的父親唯命是從。執政期間他曾多次向父親羅列出和珅的種種罪行,希望父親能下令將他處死。但父親卻十分寵信和珅,甚至為此事嚴厲批評了永琰。永琰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隻得先將此事埋在心裏。和珅,姓鈕祜祿氏,本名善保。曾是乾清門前的禦前侍衛,因才思敏捷、辦事得力從而獲得乾隆帝的賞識。進而加官進爵,升為軍機大臣。因和珅在朝中善於打交道,籠絡群臣。所以在官場上可謂是步步高升,先後擔任了內務府大臣和外交事務部的重要職位。隨著權力的不斷增長,其私欲也逐漸膨脹。不再像初次為官那般謹小慎微,反而利用職務之便,大肆勾結黨羽,藏汙納穢。永琰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隨即聯絡群臣多次向乾隆帝彈劾和珅,奈何乾隆無動於衷,因此和珅才能屢次化險為夷。後來十公主佯裝出宮玩耍,不料在途中遭遇劫匪,幸好被一位公子所救才幸免於難。十公主見他英俊瀟灑的麵孔不由得對他一見鍾情,在多次追問下才得知此人是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從那以後十公主便經常在府中給豐紳殷德寫信,信中皆充滿了對他的愛慕之情。但豐紳殷德始終不為所動,即便收到了十公主的信也遲遲沒有回複。起初十公主隻是單純的以為他為人靦腆。誰知在元宵節那天出宮觀看燈展時,竟瞧見豐紳殷德懷中摟著一個千嬌百媚的煙花女子。十公主頓時怒火中燒,竟完全不顧及皇室顏麵,如同瘋婦般地跑過去揪住那個女人的頭發就和她廝打起來。此事傳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沒過幾日永琰便親自將十公主接到自己身邊,又下令將豐紳殷德押進宮中問罪。身為天子的他怎能容忍自己最寵愛的妹妹遭受這般屈辱!片刻後豐紳殷德被侍衛五花大綁的押解進京,跪倒在永琰麵前。看著永琰惡狠狠的瞪著自己,豐紳殷德也嚇得魂不守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苦苦哀求永琰放過自己。永琰本來就對和珅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今日即便自己深知此事是十公主有錯在先,也不會輕易的放過豐紳殷德,必須狠狠的懲治他方解心頭之恨!

第二節 唯利是圖

此時豐紳殷德正跪在養心殿內瑟瑟發抖,堂堂七尺男兒在天子的怒視之下也會像孩童那般痛哭流涕。就在永琰準備將他打入地牢時,外麵傳來一陣高呼聲:“皇上息怒!”永琰順勢看去,隻見和珅攙扶著年邁的乾隆皇帝從殿外走了進來。永琰看見和珅就氣的咬牙切齒,但礙於父親的顏麵,他隻能強壓心中的怒火,不情願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向乾隆行叩拜禮。“永琰,你這是作甚?來人呐,給豐紳公子鬆綁!”永琰聽後錯愕的抬起頭看著麵色凝重的父親,剛要開口辯解,就被和珅出言打斷,“太上皇息怒,身子骨要緊!害,我這逆子屬實該打!您呐不必出言責怪皇上,都是微臣的錯!”隨後轉身跪倒在永琰麵前說:“臣等教子無方,皇上您要責罰,就衝我一人來吧!稚子年幼無知,還望皇上切莫遷怒於他!”看著和珅阿諛奉承的樣子,永琰氣的怒火中燒,恨不得親自將這個老匹夫千刀萬剮。乾隆見和珅衝自己的兒子下跪便連忙扶他起身,“愛卿快快請起,朕何時說要怪罪於你?都是朕的小女兒一時任性才闖的禍。讓朕顏麵盡失!”和珅聽完眼珠一轉,借機提議讓十公主下嫁給自己的兒子,口口聲聲稱這是為了十公主著想,免得日後惹人非議。豐紳殷德見此情景哪怕心中再有不滿也隻能虛情假意的表示自己心裏的確鍾意十公主,還聲稱元宵節那日是自己喝醉了酒,迷迷糊糊的將旁人錯認成了公主,這才犯了錯。乾隆雖已年邁,但這種騙小孩的把戲換做誰都能聽得出來!豐紳殷德此舉不過是想求自己留他一條活路罷了。乾隆本想開口拒絕,但想到自己的女兒雖貴為公主,但終究逃不過被迫和親的結局。且大清向來注重滿蒙聯姻,即使他再寵愛自己的女兒,將來也要眼睜睜的看著她遠嫁蒙古。與其如此,還不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豐紳殷德!況且元宵節那日十公主的所作所為的確有失風範。現在京城將此事傳的沸沸揚揚,如果不將公主嫁給豐紳殷德,恐怕日後真的會淪為笑柄。於是乾隆直接下令將十公主賜與豐紳殷德為妻,又命永琰挑個吉日為二人操辦婚禮。說完便在宮人的攙扶下回寧壽宮休息去了。永琰見父親已經做了決定,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隻得無奈的揮了揮手命和珅父子退出了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