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梁行謙急了(1 / 2)

梁母近日對梁行謙甚是滿意,笑道:“慣常見你對燒香拜佛之事不甚認同,怎地聽聞今日你同楊家二郎去了大明寺?莫不是為了求姻緣。”

梁母隻是逗他有趣,誰知歪打正著。梁行謙走到她麵前道:“母親是最聰慧不過的。”

才說了這一句話就直接跪在地上,又道:“母親,兒子有一事相求,求了菩薩,也想求母親。”

梁母心中也是詫異,她這個兒子最是孝順上進,今日這般究竟所為何事?也沒聽聞今日大明寺那處可出了何事。

梁母猜不出他的心思,隻看著他,等他自己說下去。

梁行謙直言道:“娘,兒子心中好生放著一個愛慕多年的姑娘,今日求母親成全兒子。”

梁家雖在兒女婚事上甚是看重,但梁大娘子甚是寬仁,婚事上並沒有勉強兒女的意思。

她麵色鬆動幾分,道:“你這般是作什麼,隻要不違背梁家祖訓,自然都有的商量。說罷,是哪家的姑娘?”

梁行謙隻怕母親介意悔婚一事有損聲譽,執意道:“母親先答應兒子,若您不成全,兒子今日便不起來。”

梁母柳眉一挑,心道,莫不是他做了什麼荒唐事?登時又怒又驚,麵色沉了幾分,說道:“那你先不必起來。”

她隻瞧了一眼身邊的李嬤嬤,李嬤嬤便授意清了屋子裏無關的人,一人守在院中,不讓旁人靠近。

屋裏,梁母聲音裏已是三分寒意。

“說吧,怎麼回事。”

梁行謙俯下身磕了一記:“兒子想求娶永樂大街趙家的姑娘。求母親為兒子提親。”

趙家?

梁母鬆了一口氣,抿了一口茶水,道:“趙家是清白人家。你這般難不成是做了什麼越矩之事?”

梁行謙連忙否認:“娘,兒子豈是那般小人?”

梁母這才語氣緩和起來,說道:“那姑娘我是見過的,品貌姣好,聰慧仗義,是個好姑娘。你若隻為提親,又何必如此?”

梁行謙道:“兒子不孝。去年吳家悔婚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兒子真心敬愛趙姑娘,但心知兒子求娶趙姑娘或會給家中招來非議,這才特來求母親。”

梁母神色不變,隻問他:“你先自己想想清楚,再說你怎麼看?”

梁行謙忙道:“母親,兒子想得清楚。”又道:“六年前趙姑娘救了兒子的事,母親可記得?”

梁母微微頷首,放下了手中的茶水。她怎會不記得,六年前,若不是那小姑娘聰明,梁家兩子都會死於那場洪水。事後找到是趙家的姑娘,她曾備下厚禮,特意登門道謝。

梁行謙跪在地上,直直地看著她道:“母親,六年前,王姨娘就是在那場洪水中殞命。山洪那般湍急,若不是趙姑娘搭救,不止王姨娘,兒子等都會喪命於那場洪水。打那以後,兒子心裏再放不進別的姑娘。”

“從前,我知她有婚約,二人又是青梅竹馬,兒子不敢言其他,對她隻是敬和恩。如今,她沒了婚約,兒子才敢來求母親。兒子對趙姑娘有情,趙家對我們家有恩。母親,求您應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