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何為大將(1 / 2)

將給陳宮的信寫好之後,差人送去了,高順又去巡視了一下陷陣營士兵的訓練情況,作為軍中大將,一些訓練工作可以交給副將去做,他要做的隻是檢查和督促,作為一支精銳,再加上高順融合了千年後的記憶,其訓練方法更是比原先更勝一籌,陷陣營士卒的戰力在這套訓練方法之下,戰鬥力將更加增強。步兵第一是當之無愧的稱號,一句‘每戰必克’便道盡了陷陣營的威勢,有了新的訓練方法,這四個字必將無限長遠的延續下去。

陷陣營士兵個個彪悍、勇猛,紀律性非常強,一支不足千人的軍隊,若是不依靠團隊的力量,沒有鐵的紀律,又如何能做到陷陣破敵,每戰必克?所以高順巡視的時候不會影響到正在訓練的士兵,他們熟視無睹,對高順的到來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是不會停止訓練的,而這正是高順想要的結果。

為了保證陷陣營的戰鬥力,高順可謂費煞苦心,除了保證一日三餐有肉食供應外,還得為他們準備製作精良的鎧甲和武器。裝備是戰鬥力強有力的保障,光有士氣和勇猛的軍隊遠遠不能稱之為精銳,更不可能達到每戰必克的地步。陷陣營時刻戰鬥在第一線,精良的裝備對於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和克敵製勝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這點,呂布也知道手中有一支精銳的重要性,所以除了自己的親騎,所有物資都優先供應陷陣營,再加上徐州富庶之地,打造精製鎧甲和武器的材料也足,所以高順才能保證陷陣營裝備的優越性,也正是因為要求裝備精良,陷陣營才始終不足千人,若有三千陷陣營士兵,高順相信曹操根本不敢來打徐州。

所以必須控製徐州的所有戰略物資,呂布軍才有可能造出更多精製裝備,才能培養出更多陷陣營似的士兵。高順的三條策略,可謂一脈相承,若三條全部實現,呂布軍必然雄起。

巡視完畢,一切無恙之後,高順去校場練了會刀,說到武藝,高順的武力值並不低,特別是近身搏鬥,他的刀法來源於戰場,也應用於戰場,招招皆是斃命的實戰方式,甚至還有一招自傷斃敵的絕技,對敵人要狠,對自己有時要更狠,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保全自己,憑著這套狠辣的刀法,高順不知戰勝了多少次敵人,刀身上麵不知沾染了多少鮮血,使得那柄大刀的刀身始終帶有一抹赤紅,正因為如此這刀讓高順取了個名號,叫赤血刀,這套刀法稱為赤血刀法。

呂布軍中稱得上驍勇善戰的將領有高順、魏越、成廉、張遼四人。魏越、成廉曾隨呂布征討張燕,衝鋒陷陣大破燕軍,但若論步戰勇猛仍推高順為首,次之成廉、魏越,馬上功夫便推張遼為首了。四人中,高順素有大將之風,成、魏二人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張遼年輕亦欠穩妥,俱難獨擋一麵,所以呂布往往用高順獨擋一麵。但呂布又不敢大用高順,事後便即收了他的兵權,這一切皆因郝蔭叛變一事引起,高順於軍中威信甚高,又有陷陣營天下精銳,一旦他造反便不是呂布可以控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