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垣十五年,昭仁帝突發惡疾太醫院眾人用盡渾身解數竟也無力回天,兩日後昭仁帝駕崩,太子劉樺繼承大統,傳聞昭仁帝駕崩前曾留下一道密旨交於太師殷浩,可直到劉燁登基眾人也未曾見過這道聖旨……
劉燁登基後第二日發妻吳清月誕一女,屆時少年將軍趙行風平定邊疆叛亂,帝大喜,賜公主封號為長寧,取名劉婧。遂減免賦稅,舉國同慶。
劉燁登基兩年後,行暴政,皇城內東廠當道,宦官專權,民不聊生。而此時民間傳聞當年昭仁帝所寫的聖旨是傳位給恒親王劉盛。江湖俠客,民間有義之士便自發的相聚一堂欲推翻暴政擁護親王為帝,隻是沒有人問過劉盛,他是否願意乘帝位。
半年後
一日夜間一輛樸素的轎攆停在恒親王府後門,下馬車的正是太師殷浩和其子殷立成,太師早已年近花甲,由殷立成攙扶著往王府走去,這時恒親王和王妃杜月娥也出門迎接二人。
“大師傅怎的深夜來訪?”恒親王邊走邊問。
殷太師並沒有接話而是慢慢朝著書房走去,進去後屏退了眾人,又抬眸望了一眼杜月娥,恒親王會意對殷太師說:“大師傅有話不妨直說。”
杜月娥眼睛打了個轉立馬笑著看向眾人說:“妾身還給王爺燉著梨子羹呢,就先失陪了。”隨即福了福身朝外麵走去,隻是眾人都沒有注意她並未走遠,而是躲到了一旁的大樹後。
殷太師看房內隻剩三人後,給殷立成遞了個眼神,殷立成立馬把袖子裏的長盒子拿出來給恒親王。
“盛兒,我也是許久未曾這樣喚你了,你還認我這個大師傅,我卻覺得我愧對這稱呼,當年先帝任命我與太保祝彥昌一同為你和太子的老師,一段時間過後我自認為太子並非是一個可以繼承這江山的最佳人選,於是我私下向先帝進言,希望他可以思慮周全,先帝也同我說,我朝曆代都是立嫡長不立賢,要想打破所有人那腐朽的理念是需要時間的,此外他也想看看用這漫長的時候能否改變太子劉燁的秉性,可惜事與願違,先帝身患惡疾。那日先帝秘密傳我入宮覲見,他什麼也沒說隻是把這道聖旨放到我的手裏,我知道這道聖旨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小心收著,回府後我打開了那道聖旨,我知道先帝的想法和我一樣,希望你為帝。”
殷太師還沒說完就咳嗽了起來,恒親王立馬端了一杯茶水來給太師喝下。殷太師喝完之後,殷立成幫他順了順後背,殷太師拍了拍肩膀示意他停下來。又繼續說道:“先帝駕崩前一夜我去找你也讓你看了這道聖旨,你可還記得你當年是如何回答我的嗎?”
恒親王摩挲著手裏的盒子抬頭說道:“我告訴您,我無心政事,不願登帝位。”
殷太師又喝了一杯茶水後忽的語氣急促起來:“那麼盛兒我問你,如今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高官隻知享樂,卻視百姓於無物,民間水深火熱,這不是你我願意見到的。你可知我又為何今日再來找你?前日我府上來了一個人他交給我一封信,告訴我這是先帝當年身邊的高總管留下的,輾轉了這麼久終於到了我手中,信中說的很明白 先皇身染惡疾並非偶然,而是有人對先皇下了毒藥所導致。”
恒親王聽完後拍案而起:“什麼,可父皇每日所食所飲都是有專人查驗怎麼會有人下毒?而且大師傅可查驗過此信真偽?”
“此信事關重大若無實證我又怎會來找你,而且你忘了大師傅教你的這世間唯有身邊之人最難防,那封信中多是懺悔之言,高總管說當年有人用他老家父兄性命威脅讓他在先皇每日所飲的茶中下藥,那人對高總管說這種藥隻會損傷人的身體絕不會要其性命,他被逼無奈也隻能照做,後來先皇不治而亡他才知道是自己害了皇上,於是日夜難眠終憂憤而死,臨死前寫下這封信說一定要送到我手中。”
恒親王緊了緊拳頭又說:“那信中可有說是受何人指使?”
殷太師頓了頓緊接著說:“當今皇帝。”太師看著前方,渾濁的眼神又堅定了幾分。“我此次前來就是想問你知道這些事情之後是否還能如當年那般拒絕這道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