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稍事休整後,繼續率軍進攻北海郡、東萊郡的公孫康。
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劉備軍三戰三捷,陣斬公孫康大將楊祚、卑衍,已經占領半個北海郡。
司隸方向,皇甫酈、鍾繇、麴義三人率領五萬兵卒對抗曹仁的八萬大軍。
曹仁麾下基本都是荊州的兵卒,因馬超率軍攻入南陽,切斷了曹仁的退路,曹仁軍心動搖,有不少荊州係將領要求救援荊州,並有數百兵卒因此事在軍中鬧事。
曹仁要在司隸拖住劉和的兵力,為曹操爭取時間,肯定不能退兵。
曹仁命親衛抓捕了鬧事的兵卒,並將帶頭鬧事的幾個兵卒斬首示眾。
曹仁的行為非但沒有壓住事件,反而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荊州籍將領文聘、王威、劉磐、霍峻、張虎等人商議對策,準備率領荊州兵南出武關,自行回去救援荊州。
這幾位將領多是忠於荊州的武將,一心想回去救援。但其中的張虎乃是匪寇出身,被蒯越、龐季說服而投降的,此人秘密將文聘等人的謀劃告訴了曹仁。
曹仁聽後大驚,立刻率領兵卒拘捕文聘等人。
文聘、劉磐、王威、霍峻等人知道事情敗露,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率領荊州兵反叛曹仁。
在司隸的荊州兵瞬間分為兩幫,曹仁麾下有蔡瑁、張虎、蔡中、蔡和、張允等人,兵力有四萬餘人,文聘、劉磐、王威、霍峻等人有兵力兩萬多人。
兩邊互相攻伐,爭鬥不休,但文聘等人兵少,敵不過曹仁等人。文聘、劉磐等人商議後,向北投靠了皇甫酈、鍾繇、麴義。
皇甫酈、鍾繇、麴義當即率軍南下與荊州兵彙合,並向曹仁發起進攻。
兩方合力之下,曹仁連敗,並損失大將蔡中、張虎。
不得已,曹仁隻能退回武關堅守。
其餘方向上,梁國、魯國的張郃、徐晃等人也取得不少勝利,曹軍的於禁、樂進等人也隻能采取守勢。
雒陽方向,杜畿安排兵卒防禦主要城池,曹休空有五萬大軍,也難以寸進。
曹操也知道目前的處境,連續四五日,曹操命令眾將日夜不停地進攻陽夏城,不計傷亡的進攻。
如今的固陵聚大營內,曹軍傷兵遍地,好多兵卒一直到死都得不到醫治。
軍中兵卒士氣低下,隱隱有炸營華嘩變的危險。
夏侯淵等眾將找到曹操,請求暫緩攻城,讓兵卒休整幾日。
曹操猛拍幾案:
“吾又何嚐不知道形勢危急,我軍傷亡巨大,那劉和的傷亡更大。陽夏的城牆都沒有了,劉和的傷亡最起碼有一半,現在就看誰能撐到最後,隻要消滅劉和,這天下還是姓曹!”
曹操猛然站起,快步走到眾將麵前:
“劉和已是強弩之末,汝等隻需再堅持幾日,等鏟除劉和,吾統一天下之時,汝等皆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