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幽冀戰場三路戰 袁紹求援曹阿滿(2 / 2)

高覽主要進攻代郡的南部,此地崇山峻嶺,不利於大兵團作戰。

所以高覽率領的兩萬部卒基本上是投降的黑山部眾,這些黑山兵卒戰鬥力不強,但進入代郡後,定會燒殺搶掠,會對代郡造成極大地影響。

劉和派遣王淩及王經,率領八千部卒對戰高覽,主要也是看重王淩的守城能力。

劉和不求王淩、王經能擊敗高覽,主要能將高覽拖在代郡南部,不要讓高覽進犯代郡中北部就好。

第二路是杜畿率領的六千部卒和張遼率領的一萬並州兵,二人合計一萬六千人,進軍涿郡與徐晃的六千兵馬彙合,共同對敵文醜的三萬大軍。

涿郡地勢平坦、人口眾多,是幽州的主要產糧地。

劉和派遣張遼、杜畿二人,主要是張遼的並州兵中,有數千輕騎兵。

輕騎兵在涿郡對敵,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再加上徐晃的六千兵卒,三人對敵文醜並不困難。

第三路是由趙雲率領的六千騎兵以及麴義率領的萬餘中軍步卒,前往廣陽郡支援張郃,共同對敵顏良的三萬大軍。

廣陽郡南部河流眾多,不利於防守,且顏良率領的隊伍都是袁紹的精銳,顏良已經拿下了廣陽郡的安次城。

安次城以北到薊城這一帶,地勢較平,利於騎兵的大規模進攻。

所以劉和將趙雲、麴義這兩支精銳部隊派往廣陽郡,與張郃一起,對敵顏良。

三路大軍領命出征,劉和留守代郡。

代郡剩餘的兵卒不多,僅剩餘千餘名郡兵,以及典韋率領的千名親兵隊伍。

不過劉和並不擔心,代郡以西的雁門有田豫,代郡以東的上穀郡有閻柔。

即便是代郡以北的大漠,也是盟友軻比能的鮮卑部隊。

一個月後,各地傳來戰報。

王淩、王經在廣靈城、靈丘城一帶連續擊敗高覽,高覽退回黑山。

涿郡的張遼、程畿、徐晃也穩住戰線,接連收服範陽、故安二城,與文醜在北新城對峙。

廣陽郡的趙雲、張郃、麴義連續擊敗顏良的隊伍,將顏良趕出了廣陽郡。

顏良一路敗退,直到退守渤海郡的南皮城才穩住戰腳。

三路戰線均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劉和自然開心,但鄴城的袁紹就坐不住了。

袁紹召集一眾謀士商議對策。

逢紀建議袁紹派兵前往並州,與張揚一起對雁門軍進行攻擊,攻破雁門郡後,向東進攻代郡。

隻要在代郡斬殺劉和後,劉和的三路大軍便能自行潰退了。

袁紹當即采納逢紀的計策,命高幹率領五千人馬前往並州,與張揚一起進攻雁門郡。

沮授、郭圖建議跟曹操求援,畢竟曹操現在把控了朝廷,此事也是因曹操而起,所以必須將曹操拉下馬。

曹操之前是袁紹的盟友,之前曹操實力弱小,曹操是跟隨袁紹的。

如今曹操占據兗州後,向西進攻拿下了弘農一帶,又收編了楊奉等隊伍,實力大增。

袁紹也是聽勸,立刻修書一封,讓荀諶前往許昌向曹操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