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總共隻有四千餘人,如今傾巢而出,易城已沒有多少守衛。
圍殺公孫瓚的隊伍,有張郃、徐晃、王淩三部,共計一萬五千人。若是抽調一支,前去攻打易城,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即便公孫瓚勇猛,能突出重圍,劉和還有一萬多人的新兵以及趙浮的五千多後勤兵馬,足夠再次圍困公孫瓚了。
“好,就依奉孝之計。傳令下去,命張郃率前軍攻打易城,徐晃、王淩圍攻公孫瓚。”
命令一下,張郃軍便率領麾下五千前軍,前往易城,準備先手拿下易城。
營寨內,無數的箭矢傾瀉而下,公孫瓚軍死傷慘重。
有親衛冒著箭雨喊道:
“侯爺,弟兄們死傷慘重,已有上千人陣亡,再這樣下去,會全軍覆沒的!”
公孫瓚死死攥著長矛:
“吾兒,汝在何方!若再不能擊潰劉和,為父便要葬身於此了!”
有親衛給公孫瓚頂著盾牌,喊道:
“侯爺,我軍堅持良久,大公子依舊沒有趕來。如此看來,大公子亦被劉和軍所阻。撤吧,再不撤,兄弟們要死光了!”
公孫瓚恨恨的跺腳:
“這是唯一擊潰劉和的機會了,哎!此戰一敗,吾等皆是甕中之鱉矣!”
此時,徐晃帶著兵卒衝了上來。
徐晃一柄貫石斧開道,公孫瓚麾下兵卒,完全抵擋不住。
看著手下兵卒一個個倒在自己的身旁,公孫瓚睚眥欲裂,大喝一聲,挺矛直衝徐晃。
徐晃見公孫瓚親自與自己搏殺,大喜,也是揮舞巨斧迎了上去。
公孫瓚是成名已久的名將,叱吒疆場多年,以勇武善於用兵出名。
雖然在虎牢關前被呂布打敗,但依舊沒有影響公孫瓚悍勇的名聲。
二人借著火光,斧砍矛刺,眨眼間便戰了二十餘合。
公孫瓚雖然悍勇,但畢竟年齡大了,且這幾年醉生夢死,早已將武藝拋之腦後。
如今能抵擋住徐晃,全憑公孫瓚一股子悍不畏死的狠勁。
三十合後,公孫瓚隻剩下抵擋之力,長矛每次與巨斧相擊,公孫瓚手掌便是一痛。
公孫瓚知道,自己的虎口大概是震傷了。
徐晃也察覺到公孫瓚已是強弩之末了,便一個轉身,將斧子掄滿一圈,狠狠朝公孫瓚砸去。
公孫瓚眼見徐晃這全力一擊衝到近前,趕忙用雙手抵住長矛格擋。
隻聽‘鏜’的一聲巨響,公孫瓚被巨斧狠狠掄飛,四五米後,公孫瓚狼狽摔在地上,手中長矛也被砸飛,不知道飛到那個角落去了。
躺在地上的公孫瓚,隻覺得半邊身子都是酥麻的,五髒六腑都在顫抖,氣血翻湧之下,猛然噴出一大口鮮血。
徐晃沒有趁勢擊殺公孫瓚,而是輕蔑的笑道:
“老賊,你早就中了我主公的計了,城外舉火的也不是你兒子,而是趙雲將軍。如今爾等孤立無援,你也敗在本將手上,還不快快投降!”
公孫瓚一聽,自己苦等的援軍,竟然是劉和軍假扮的。
原來,自始至終,自己都像貓戲耗子一般,被耍的團團轉。
想到這裏,公孫瓚氣血攻心,再次一口鮮血噴出,便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