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界橋東岸列陣齊 旌旗招展待廝殺(2 / 2)

麴義左側,距離八九裏的地方,是顏良、文醜率領的一萬悍卒。

鞠義右側,距離七八裏的地方,是淳於瓊的五千精兵,以及躲在淳於瓊之後的兩千劉和軍。

再看對麵,公孫瓚騎在白馬之上,身後更是清一色的白馬,足有三千多人。

再之後,還有不少的騎兵,不過騎得是普通馬匹,且也沒有前方‘白馬義從’那麼精銳。

雖說沒有白馬義從精銳,但那些騎兵身負鐵甲,手持長矛,乃是一支重甲騎兵。

左右兩側,分別是一萬多的黑山軍,以及數量龐大的步兵,估計有三四萬人。

公孫瓚看這袁紹軍擺出的奇葩陣型,就是冷笑。

“這袁紹豎子,真是戰而不知兵也,中軍竟隻擺了不到千人,吾精銳‘白馬義從’,隻需一個衝鋒,便能絞殺這區區千人!”

公孫瓚身後的關靖說道:

“主公小心,這極有可能是袁紹布下的陷阱!”

公孫瓚與袁紹作戰,連勝多場,毫不在乎的笑道:

“那又如何?袁紹哪一次不是精心布置,可有贏過一次?”

關靖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勸誡。

公孫瓚哈哈大笑道:

“長史勿憂(關靖任公孫瓚長史),袁紹這是怕清河河麵凍住,吾從河麵而過,才依靠清河背水一戰,想在清河徹底凍住之前擊潰我軍。”

袁紹軍背靠清河布陣,除了界橋一個渡口外,別無渡河之處。

兩萬人馬排在清河以東,如此對敵,像極了當年韓信的背水一戰。

公孫瓚得意的繼續說道:

“不過當年韓信的背水一戰,也就是井陘口之戰。韓信的兩萬軍是在冶河與鹿泉水之間布陣,韓信後背、左翼、右翼都沒有威脅。而井陘口狹小,趙軍縱使有二、三十萬人馬,也不能全部鋪開,隻能分批作戰,韓信軍隻需一次對敵兩三萬人而已。

而且韓信背水一戰也不是為了能在正麵擊潰敵軍,而是以自身為餌,吊住敵軍。為埋伏在身上的騎兵爭取時間,襲擊趙軍大營罷了。

袁紹不知背水一戰的關鍵,隻會生搬硬套,以為在沒有退路的地方作戰,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此愚蠢,隻會是世人的笑柄而已!”

不得不說,公孫瓚對軍事極為精通,所講韓信背水一戰的事情,一語便將其中關鍵道出。

令在場的諸位將士頻頻點頭,紛紛誇讚韓信的高明與公孫瓚的博學。

公孫瓚更是得意:

“哼!袁紹豎子也敢學兵仙布陣,他也配?吾這次便引天兵,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知道,誰才是戰神!”

眾將士紛紛拍馬屁,直誇公孫瓚才是知兵之人,一定能戰無不勝。

公孫瓚恨不能在馬上飄起來,隨即下令說道:

“嚴綱,汝率領三千‘白馬義從’,直突正麵,衝垮八百盾兵後不要停留,直撲界橋!”

嚴綱領命,立刻招呼公孫瓚身旁的‘白馬義從’開始列陣,隻等一聲令下,便準備衝鋒。

公孫瓚又說道:

“公孫範、鄒丹,你等率領兩萬步卒,殺向顏良、文醜!定要拖住顏良、文醜,勿使其救援中軍”

二人出列,領命去準備。

公孫瓚又看向其他將領,眾人紛紛踴躍,都想有個表現的機會。

杜長竄出來喊道:

“薊侯大人,我大老遠的從黑山過來,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這次您給個機會,讓兄弟們露露臉。放心,絕對不會給你丟人的!”

杜長想著,公孫瓚軍如此強大,沒有不勝之理。

若是衝上去,混個功勞,也好回去跟張燕交代。

對於杜長的小九九,公孫瓚知道的很清楚。

“好,黑山軍如此踴躍,吾不好駁了你們的麵子。汝等領黑山軍,進攻淳於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