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身處世間,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汝怎可猶豫乎!”
劉和聲音極大,差不多是對著田豫喊話了。
田豫被劉和的喊話,震得身體猛然一動,然後抱拳說道:
“田豫困於內心,若不是劉侍中之言,差點自誤矣。如今吾已想通,田豫這條性命,便交於劉侍中!”
說完,田豫雙手抱拳,撲通一聲跪下,麵露堅毅之色。
劉和趕忙將田豫扶起,安慰說道:
“國讓大才,幽州近三百萬百姓,需要國讓守護!”
田豫被劉和的話感染,高聲喊道:
“主公,田豫誓死守護幽州百姓,誓死跟隨主公!”
劉和抓著田豫的胳膊,開心的說道:
“吾有國讓相助,大事可濟矣!”
見二人主仆相認,一旁的鮮於輔、鮮於銀也是大喜。
鮮於輔說道:
“少主、國讓,這絕對是明主遇良臣,必將成為一段佳話!我這就命人準備酒食,咱們一起暢聊!”
第二日,劉和將所有將士聚集起來,當眾宣布道:
“昨日吾遇大才,此人名為田豫田國讓。吾已決定,令田豫為將,統率吾之兵馬。吾會向陛下請封田豫為破虜校尉,各位以為如何?”
劉和說完,目光掃向各位將士,還有最近來投的徐邈、劉放、韓觀、史路、劉德然等人。
新來投的徐邈等人倒沒什麼意見,畢竟是新來,不能過多發表意見。
劉和帳下的典韋、周倉、卞喜、吳普、孫禮、馬台等人也沒有說什麼。
倒是荀攸,沉吟一番說道:
“主公,田豫雖是大才,但其年齡較小,是否難以服眾呢?”
田豫也起身說道:
“主公,吾寸功未立,確實難以服眾,請主公收回成命!”
劉和擺擺手說道:
“無妨,汝之才能,吾已熟知。昔高祖遇韓信,韓信亦是寸功未立,卻被高祖拜為大將,立下不世之功。今吾欲要效仿高祖,拜田豫為將,今日開始便由田豫統率軍卒,操練戰陣!”
荀攸見劉和堅持,便也不再說話,田豫也隻能接了大將之職。
劉和將田豫介紹給眾將,又向田豫一一介紹帳下大將,眾人熟悉後,便開始暢談。
不多時,尾敦來報,說長安城已有回信,幽州牧劉虞招劉和去州牧府議事。
劉和安排好眾將,領荀攸及典韋二人,向州牧府而去。
州牧府內,劉虞與一眾官吏已然就位。
見劉和到來,劉虞心事重重的說道:
“吾兒,急招你來,有二事。其一乃是京城回信,陛下封你為平寇將軍,食邑增加兩百戶。”
這個封賞有些意思,食邑增加倒是沒什麼,主要是這個平寇將軍,雖然隻是個雜號將軍,但切切實實是個三品,要穩壓公孫瓚奮武將軍一頭。
要知道,公孫瓚與曹操都是奮武將軍,但也僅僅隻是四品雜號將軍而已。
這個封賞,擺明了是激起劉和與公孫瓚之間矛盾的。
劉和也不在意,本來他就要和公孫瓚對著幹的,有了這個官職,劉和更能製約公孫瓚了。
劉和一抱拳說道:
“感謝聖上恩賞,感謝父親大人恩賞。父親,那第二件事是什麼?”
劉虞皺著眉頭說道:
“公孫瓚受袁紹挑唆,率軍進攻冀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