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完婚上(1 / 2)

說完最後一節《洪荒演義》,李騰便向眾聽眾告假。眾人一聽說“李金嘴”要結婚,紛紛祝賀,並表示到時候前去捧場。

略微收拾了一下,李騰便和明月一起騎上駿馬,返回彭莊。由於沒有馬鐙,李騰便在鞍橋兩邊各係了一條長布帶,用來踩踏。至於為什麼不打造馬鐙,完全是李騰的私心作祟,他並不想讓這個可以大幅度提高騎兵作戰能力的方法流傳出去。畢竟,這可是他的一招殺手鐧。

家裏早就被翠兒和清風整理的差不多了,四下裏幹幹淨淨,除了沒有貼紅紙,燃紅燭外,一切都是按大婚布置。想及自己那個還不滿十六的小妻子,李騰不禁一陣好笑。自己初到三國時,還打算擁貂蟬,抱蔡琰,親甄宓,吻糜貞,坐享二喬呢。不過一是沒機會(見不到她們);二是沒色膽(呂布、曹操、劉備、孫策、周瑜每、沒一個好惹的);三是條件不允許(年齡相差太大了,像甄宓還沒出生呢現在),總之這個念頭是消失了。不過沒想到自己仍然會娶一個漂亮的小妻子。想起溫柔可人的彭小梅,李騰一下子癡了。

“行了,別發呆啦,趕緊去幫福叔把那些東西搬進來。”翠兒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在這個家裏,唯一敢對自己這麼說話的也就隻有翠兒了。

看了看門口的福叔,他正從牛車上往下搬一個碩大的布袋,明月雖然在幫忙,不過他那點力氣,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福叔,這是什麼啊?”李騰一邊幫忙,一邊疑惑的問道。

“白麵啊,剛從村東磨坊裏磨出來的。”

兩個半人將布袋抬入廚房,李騰不禁長長喘了一口氣。雖說現在經常下地,但也不過是拔拔草,澆澆水而已,基本上沒有幹過什麼力氣活。這布袋約麼二百斤重,大部分重量都讓五十多歲的福叔承擔了去。看了看福叔偏瘦的身軀,李騰不禁有點羞愧。

接下來幾天,李騰便找人在院子西側蓋起了耳房,也就是俗稱的廂房。現在住房很緊張,福叔和明月擠在堆滿了麥子的胯間裏,翠兒和清風住在西間。假如有客人來,根本沒有個住處。更何況越來越多的雜物沒處放,新置辦的馬車還露天放在院子裏呢。

此時雖是秋天,但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地裏的活並不是很忙。彭莊眾人看在村長兼族長彭老爹的麵子上,紛紛趕來幫忙。幾天的功夫,西廂房便造好了。牆裏是土坯磚,外麵覆著青色的方磚,美觀而又結實。房頂則因條件限製,僅覆了一層厚厚的茅草。畢竟,漢瓦沒有一定身份的人是不能夠隨便使用的。即使這樣,也夠李騰高興的了。四間廂房,互相獨立,各有門窗,實在是存物留客的好處所。

又整理清掃了一番,翠兒、清風便搬到了最北邊的廂房之中。畢竟,對她們來說,正房是主子們住的。而福叔和明月依然固執的住在西跨間中,照福叔的話說,守著那麼多的糧食睡覺,在夢裏都能笑醒。

之後幾天,福叔的老婆福嬸也趕了過來,幫著張羅結婚事宜。很快,紅燭、剪紙、新衣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東西一應俱全。其它的彩車、喜轎什麼的也都雇好,真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時候李騰才知道漢代結婚年齡是多麼的早:男人十五六歲,女人十三四歲!自己二十六歲仍未結婚,除了和尚道士,也就隻有那些貧窮的殘疾漢子可以一比了。怪不得去年推脫婚事那麼難,原來當時十五的小梅已經算是老姑娘了!看著忙碌的翠兒,李騰不禁暗想:十三四的小丫頭,知道個毛啊!就是現在十六的翠兒,也不見的知道什麼!

終於,在中元節(七月十五)過後六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一,李騰的婚期到來了。

提前一天,充作賓郎的彭相便來到了李宅,在方媒婆以及福嬸的指點下學習婚禮應對之法,並於當晚宿在了廂房。

第二天天還沒亮,方媒婆便趕來敲門。一宿沒睡好的李騰打著嗬欠在眾人的服侍下穿好禮服。之後由賓郎捧著木雕的大雁在前麵開路。李騰身披彩綢,胸佩紅花,騎著高頭大馬緊隨其後。之後便是妝滿紅花的彩轎,最後是彩車壓陣。方媒婆以及幾個穿的頗為喜慶的婦人伴在轎旁。翠兒作為李騰身邊第一丫鬟,貼轎相隨。路兩旁滿是來觀禮的鄉親,眾多孩童圍著迎親隊伍不住叫喊著:“發喜錢啦,發喜錢啦…”隨在李騰身後的福叔不孚眾望,越眾灑出一把五銖錢,頓時眾孩童嬉笑著一陣哄搶。

好容易打發走了一群孩童,路上又有一張方桌攔路。桌旁站著幾個小夥子,一個個滿臉壞笑。福叔走上前去,跟他們談了一會,讓人送上幾壇好酒,他們才撤開了桌子。

一行人繼續前行,又有幾個小姑娘嘻嘻哈哈的攔住路。方媒婆趕緊走上前去,跟她們說了幾句,讓人送上幾條彩綢絲巾她們才美滋滋的散去。

之後又碰上一個老儒生攔路,賓郎念了幾句詩才得以通過。

一路走走停停,不長的路足足走了兩個鍾頭才到彭宅。此時彭宅紅紗燈籠高懸,門前眾人分列兩旁,貼著大紅喜字的大門緊緊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