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閑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眨眼之間,十幾天已經過去,正月十五“上元節”姍姍而來。本來李騰還一直懷疑漢代有沒有元宵節,到現在才知道,原來元宵節自漢文帝時期便已經存在了,而且其規模比之新年還要盛大。隻不過,這時候的人都稱呼其為上元節而已。
從正月初一開始,各家各戶便已經開始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籠。不過由於條件限製,在李騰看來,這些簡陋至極的燈籠根本稱不上花燈。無非就是用木條製成或方或圓的架子,再用或紅或綠的蕭布包裹起來而已。不是說古代人的手工技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嗎?李騰不禁對這個說法產生了懷疑,畢竟如此簡陋的“花燈”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不過,李騰自問沒有本事整出更好的燈籠,隻得和翠兒一起紮了幾個“四不像”掛在門前。翠兒還留了兩個比較好的打算上元節晚上鬥燈。哼哼,若是有鐵絲和紗布,我能做出這個世界最好的花燈!看著翠兒提著簡陋的四不像美滋滋的樣子,李騰暗暗想到。
上元節這天,一大早李騰便被狂喜的翠兒拉起來。迷迷糊糊的隨著她走到門外才發現,自己的門前已經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雖然都很簡陋,但數十個一齊燃起,還是頗為壯觀。看看其他門前,多則十幾個,少則七八個,遠不如自己庭前輝煌。
“這是怎麼回事啊?”李騰揉了揉腦袋,有點迷惑。
“這是別人給咱們送的福啊!燈籠越多,福越多啊!”翠兒白了李騰一眼,興奮的嘴唇都有點發抖。
“這是別人給咱們掛上的?”李騰不記得元宵節還有這麼個習俗。
“當然啊。難不成自己給自己送福?”翠兒像看怪物一樣盯著李騰,“公子以前莫不是沒過過上元節吧?”
“啊,哈哈。我隻記得元宵節隻吃元宵的,別的還真沒注意。”李騰摸了摸頭,尷尬笑道。
“元宵?那是什麼東西?”翠兒一聽到能吃的東西,兩眼發光。自大年三十以來,她跟著這個怪點子層出不窮的主子,可嚐了好幾種從未見過的美味。
我的天!李騰忍不住想打自己兩個嘴巴。他可有經驗了,一旦自己有什麼新食物,這小丫頭非得立刻施行不可。而且幾乎不動手幫忙,隻在一旁觀看,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奴婢”身份,還美其名曰“觀摩學習”,也不曉得是從哪裏學來的。
得,看來自己的元宵節要報銷了!李騰無奈的返回廚房,畢竟翠兒的軟磨硬泡功夫實在是夠他頭疼的。搞不懂原來一個溫順可人、怯懦小心的丫頭,怎麼會變成這樣!反差太大了!
好在材料還算齊備。李騰吩咐翠兒去煮熟那些紅豆,自己和起了糯米麵。等翠兒紅豆煮好了,李騰早歇了好長時間了。將滾燙的紅豆一齊放進幹淨的布塊中包裹好,李騰便使勁擠壓起來,不一會,簡易的豆沙便做好了。傾倒上滿滿一小瓶蜂蜜,不顧翠兒心疼的目光,便使勁的攪拌起來。
餡好後,強忍住品嚐的衝動,李騰趕緊做起了元宵。翠兒也忙在一旁效仿。很快,數十個白乎乎圓滾滾的元宵便做好了。看著還有不少的糯米麵團,李騰又剁了一些肉餡,做了十幾個肉餡的元宵。
大功告成!李騰洗了洗手,收拾了收拾用具,滿意的笑了笑。
“還笑,咱這一頓,夠普通人家吃一年了!”翠兒嗔叫道。
“哦,是嗎?”除了蜂蜜十分貴重,李騰還真沒注意到其他的材料有多麼稀奇。
“糯米粉、紅豆還有蜂蜜,一下子都用完了!這些東西可足足十吊錢呢!”翠兒心疼的嘴都直哆嗦。
“十吊?”李騰也不禁心頭一顫。足足一萬五銖錢呢!確實夠普通人家吃上一年的…自己雖然來錢快,但這麼糟蹋下去,就是開造錢廠,也養不起啊。
“從三十到現在,咱們足足吃下去了六十多吊錢呢!現在城裏根本沒開市,買東西隻能到店裏,貴的離譜呢。”翠兒接著心疼道。
六十多吊…買這所宅院不過才三十五吊!恍然間李騰明白了:這時候並不是張仲景沒有發明餃子,而是因為太貴重人們根本吃不起啊!兩吊錢一斤麥子,豈是一般人能夠吃得起的!
“翠兒,我錯了!”李騰咬了咬嘴唇道。
“公子就是婢子的主子,怎麼能給婢子說這話!”翠兒一下子也顧不得心疼了,竟然跪了下來。
趕忙扶起她,李騰沉吟道:“以後咱們一定要省吃儉用,不能再如此浪費了。翠兒,以後你可不能再一直順著我,該拒絕時候便拒絕。”
“恩。”翠兒低頭應道。
“想想咱們以前一個窩頭盯一天的日子,現在真是太奢侈啦。”李騰想起原來逃命途中遇到的幹瘦乞丐,更是自責不已。
“咱們出去看花燈吧。”見李騰滿臉內疚,翠兒趕忙岔開話題。
“好吧,現在應該還有什麼別的玩意吧?”李騰果然來了興致。
“村裏可能沒什麼意思,不過婢子聽說城裏可熱鬧了,白天為市,滿街遊人;夜晚燃燈,燈照四野,蔚為壯觀。”見李騰奇怪的望著自己,翠兒諾諾的說道,“老爺經常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