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你們上學時的點點滴滴嗎,還有共度三年的那群同學,是不是也有一批後排生不愛學習上課睡覺,愛逞風頭抽煙打架,留長頭發不穿校服,老師口中的刺頭,女生眼裏的有點痞帥的人呢?是不是還有一批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與後排生不怎麼有交集,說話不知輕重,四年都處於青春時懵懵懂懂的前排生呢?當然包括有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的人,既學習好,也不缺乏比同齡人成熟的特征。
因為我經常思考,那些後排生叛逆主動逃離父母的排斥,也相當於脫離父母的庇護,很多事情都是同齡人不敢做的,思想與行為也會比同齡人成熟(三觀不正的精神小夥除外,僅指青春期的青澀與叛逆)
都在學校班級同坐了三年:他學習出類拔萃,可是除了班裏幾個朋友,就沒有再認識的人,生活也很枯燥,多在學習偶爾會玩一下父母的手機或者出去運動;他學習倒數但是社交麵麵俱到,在外和誰都能打個招呼,台球廳酒吧網吧去過的次數數不過來,過的比同齡人精彩,光鮮。前者做了該有的年紀該做的事情,而後者便是對青春的過度褻瀆,瘋狂且放縱。而家裏有錢的,上個大專父母給安排好,沒錢的,在小縣城裏混一輩子,做個守城人。那些揮霍的時間,放縱的青春反正遲早都會還。
而我算比較幸運。從一開始的“前排生”因為長得比較清秀,招女孩子喜歡,心思也沒放在學習上,家裏又指望我考上一中,從未讓我鬆懈過(以至於我初二了在縣城隻認識家到學校的一條路,去診所打針不懂得流程,總之是個在校外一無是處,在校內成績邊緣的普通人)我便摸爬滾打了一年,靠作弊和即興發揮考中遊的成績應付父母,偶爾實在不行就在老師把成績排名文件發家長群裏之前摸過老媽手機把自己成績改個前二十名,然後邀功為了多玩會老媽的手機的時間。終於在21年,心向“自由”且思想意識比同齡人高的我厭倦了這種生活,在三番五次離家出走中掙破了父母的籠子,迫不及待的想證明給他們看,就算不嚴加管教我,讓我一邊玩著一邊上學,我也能混出個好學校上。(最後是練了三個月體育卡著線過了和臨時補了兩個星期課提高了100來分的文化課考上了一中)
而從21年到23年之間的兩年,全然是我不學無術,放縱不羈和為情所困的日子,我從不會歎息時間過得快,因為我深知在已經度過了的光陰裏對時間抱怨是無濟於事的,所以我會在一瞬想起曾經的往事,再次細細咀嚼一下當初的酸甜苦辣。我時常感歎我的青春是充滿戲劇性的,比電視劇還要離譜。所以想借現在的平靜,回憶一下當初的幸福與遺憾,並分享給你們。
PS:真實伴有虛構,一段關於小孩子的不平凡的人情社會闖蕩經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