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琳,跟大多數女孩出身差不多,擁有普通的家人,普通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通的學業,普通的同學和朋友,如果按大多數的故事結局預測,我畢業後即將有一個普通的工作,然後找一個普通的丈夫組成一個普通的家庭,再生一個或是幾個普通的孩子。如此循環往複,輪回人生。很難想象,小時候的我會覺得自己有別人不知道的超能力,自己呼風喚雨,自己即神。十多年以後,我終於有點理解到課本書上說的“泯然眾人”,我到底是記不起曾經是個天才了。
寫到這,可能有的讀者朋友已經看不下去了,我向你們解釋一下我真的不是在無病呻吟,你看我現在還不是來這堅強維持生活了嘛。
我誠實地向所有人交代我這個小嗎嘍的具體狀況:
父母離異並各自重組了家庭,父親養著他妻子的兒子並沒有給我任何撫養費,我由母親撫養,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在外公外婆家生活,後來有了妹妹和弟弟,繼父一人掙全家的開支。小學至初中期間是大家口中“好學生”該有的樣子,成績中等偏上,看起來老老實實,勤勤奮奮。上了一所重點高中後逐漸產生了落差感,和以前一個賽道上的同學差距越來越大。高考某科發揮失常,加上亂填誌願,滑檔作到一所民辦本科,交著昂貴的學費,攤上形形色色的人,上著渾渾噩噩的課,隨大流備著好幾個資格考試。焦慮,抑鬱,情緒上頭,所有賬戶餘額加起來,要想撐到12月領生活費,每天吃飯隻能消費十塊。
聽說有一本書叫《我的二本學生》,我加入了書架,至今不敢看,就怕是在照鏡子給自己不好的暗示。我偶爾看的都是莫言和餘華的書,不是為了顯擺自己看的書多麼高尚,隻是覺得,仿佛隻有看這些個沉重的書裏的人和事,我才能吸收到一點精神能量,我看完常常會感慨人世艱難,但又慶幸,目前看來自己的生活還沒書裏的人物那麼糟糕。這種感覺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嗎?我也不太懂,真的太感謝了,在我這平時一堆不能說出去的牢騷話,全讓你們聽了去,還有我的無知,愚蠢,和淺顯,其實我不懼於你們知道的。有人聽有人看有地方抒發已經很幸運了。
如果有一天我寫的一點東西火了,我第一個不承認這本書寫的人就是我自己的事,雜七雜八,千頭萬緒,想到哪說到哪的小文章而已,是萬不可上台麵兒的。最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個拿筆杆子的人,筆在我的手裏,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我是可以撒謊的。
這本書呢,我想寫點瑣碎的事,寫完瑣碎的事我就不再是一個瑣碎的人,希望你我都是。小時候在《新華字典》看到的一句很喜歡的話放在這裏——“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