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平型關大捷前夕(1 / 2)

第二天,黨中央專門開會討論了陳程龍的話,想到目前的態勢和日後的發展形勢,一致通過了陳程龍的想法。

會意結束後,朱德又把陳程龍叫來談了一下,告訴陳程龍,黨中央同意了他的建議,並就建立根據地與兵工廠一事和他討論了一番,陳程龍虛心求教,對於根據地的建立,他確實缺少這方麵的知識,而朱德卻是這方麵的專家,井岡山根據地就是毛ze東和朱德一塊建立起來的。

從朱德那回來後,陳程龍繼續安排特戰隊員訓練,同時擔任抗大教員,教授新的一批學員。

時間匆匆而過,7月17日,蔣介石就盧溝橋事變發表聲明,7月28日,北平天津淪陷。

8月1日,山西新軍成立,既抗日決死隊。

8月4日,朱德、周恩來、葉劍英赴南京參加國防會議。

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齋藤要藏,駕軍用汽車強行衝擊虹橋中guo軍用機場,被機衛兵當場擊斃。

8月12日,國防最高會議成立,蔣介石任三軍大元帥。國防部定下了“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大方針,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點放到日軍難以施展的山川河流眾多的東南,利用山川河流眾多的地形抵消日軍裝備訓練優勢,盡量消滅日軍有生力量,避免在利於日軍裝備訓練優勢發揮的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與日軍作戰,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為中國爭取部分戰爭主動權,蔣中正決定在上海發動戰爭。中國國民革命軍扮作保安隊進入上海市區。日軍則以保衛租界為名,占領租界外的地區。

8月13日,日軍以租界和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為基地,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淞滬會戰開始。

8月14日,日機首次轟炸南京。

8月15日,日機大舉空襲南京,爆發激烈空戰。

根據地的形勢開始緊張,各部隊開始集結。8月18日,蔣介石終於同意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8月20日,陳程龍得到命令,22日前到達三原與115師彙合誓師東征。

陳程龍緊急集合隊伍,收拾行裝,開往三原。21日下午,陳程龍率部來到三原,並見到了林彪。

看到陳程龍的到來,林彪很高興,當日他的紅一軍團的慘敗是他就任以來的第一次,對於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他是深有體會。

為了保證戰隊的隱秘性,總部決定把特戰大隊暫時編入115師,屬師直屬部隊,關於大隊的調動權直屬八路軍總部。

這些林彪都知道,雖然沒有調動權,但是幫忙打打伏擊還是可以的吧,那就能減少不小的壓力呀。

第二天,八路軍115師誓師大會召開,群情激憤,全師一萬五千多名官兵開始東征。

此時的林彪正在參加洛川的中gong中央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8月25日,中gong中央軍委發布改編命令,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數萬名身經百戰的紅軍將士摘下紅五星,換上了帶有青天白曰徽章的國民革命軍軍服。

陳程龍他們也已換裝,此時在往禹門的途中,30日到達禹門,從禹門渡口東渡黃河到達韓城縣芝川鎮。於山西侯馬沿同蒲鐵路北上,經太原到達五台下車。

前線的戰火離的越來越近,他們已經感覺到了戰場的慘烈,看到一路又一路敗退下來的中央軍和晉綏軍,陳程龍知道,戰爭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他將要從這一刻開啟他的征程。

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鬥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並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

此時到達五台山、繁峙、靈丘等晉東北地區及冀西阜平地區的115師,正在修正中。林彪根據當前態勢,擬發了給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作戰電報,報告了當前形勢下一一五師的行動計劃。說在廣靈失守、靈丘附近有敵人的情況下,原定一一五師經靈丘到沫源的計劃已不能執行。現擬將三四三旅及師直集中大營、準備待敵側攻大營東的平型關友軍陣地時,我相機襲擊敵人的左側後,殲敵一部,以擴大戰果。三四四旅應經忻縣、定襄在河邊村下車,經五台、恒山以南向沫源前進,到徠源後再依當時情況向敵人側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