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蕭鉦艱難的坐起來揉了揉睡眼惺忪的雙眼。“嗯?這是哪?”拿掉額頭的濕巾,看著屋裏的擺設,蕭鉦頓覺一片迷茫。身上蓋著被洗的快成白色的紅被子。一張老舊的方桌上放著一個陶壺幾個杯子.四周破舊的泥土牆麵.除了這些什麼都沒有。雖然心中充滿了問好,但是還是要起床看看究竟。連續通宵半個多月實在鬥不過睡魔就躺在網吧的沙發上睡著了,睡醒了眼前竟然是這副場景換作誰都會充滿疑問。“難道是網管怕我著涼把我帶他家去了?如果真的這樣,他家未免也太寒磣了吧。”不管了,先出去再說。“啊。。。哎呦。。。”劇烈的疼痛讓蕭鉦大叫起來。“我的兒呀,你終於醒啦,謝天謝地,謝謝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看著屋外跑進來一位滿臉激動的中年婦女.蕭鉦更加的迷茫了。“兒呀,你終於醒了,你都昏睡了三天三夜了,娘還以為你...你嚇死娘了。”雖然充滿了不解,但是眼前的一切也讓蕭鉦意識到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蕭鉦試探的問了問眼前的大娘“大娘,我怎麼會在這啊,出了什麼事?”隻見剛才還是一臉激動喜悅的大娘又哭了出來“老天爺啊,你救了我孩兒的命為什麼又讓他失憶啦。而且連娘都不認識啦。哇...我苦命的娃呀...”“大娘,到底怎麼了,你倒是說啊。”見到這一幕,蕭鉦更加不解的問道。“娃呀,三天前你和老張家的雨荷去山上挑豬菜你不小心摔倒了,是雨荷跑回來叫人給你背回來的,回來你就一直昏迷,請了縣城的大夫來看了說傷及內髒,沒得救了,讓準備後事。我見你還有一絲呼吸,就堅持熬藥灌你。可是你醒了卻失憶了。哎...你讓娘怎麼活啊...”聽到這裏,蕭鉦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問道“娘,現在是什麼時候?”看著兒子癡癡的樣子,母親嗚咽著說“下午兩點半了。”“我是問年月”蕭鉦強調了一下說。“宣統三年1月12號。”一想到兒子連年曆都不記得了,母親哭的更傷心了.宣統三年,那不是1911年嘛,自己雖然上網成癮,但是成績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曆史,更上年級前三,所以一下就知道了具體年份。我靠,一向認為穿越是煞筆的胡思亂想的蕭鉦,看到穿越劇就想吐。可是打死都不相信的穿越,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一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而且還是還珠格格的大清朝,頓時心生喜悅之情。“啊。我的天啊,老天爺,我曰你姥姥。”剛油然而生的一絲喜意瞬間全無.宣統三年不又是辛亥年麼。辛亥革命馬上就要爆發,清政府將被推翻建立中華民國。在這樣的一個亂世裏.活命都是一種奢望。別提能有所作為了。理順了時間的蕭鉦頓時又陷入苦惱中。見兒子一會笑一會哭的樣子。母親更加難過了,他爸去世的早,獨自拉扯著一個兒子.眼看兒子大了可以為家裏謀求生計了。艱苦的日子馬上就要改善了,誰曾想出了這麼個事情,以後還怎麼活啊。“娘,您別哭了,孩兒沒事。隻是忘了以前的事,但是孩兒並沒有變傻。我會好好努力,讓娘過上好日子的。”大概明白了眼前的經過,蕭鉦便安慰起了母親。“對了,母親,我叫什麼啊?”想起自己是穿越過來的,那21世紀的名字自己不能再用了,還是明白一下這個時候的自己名字比較好。“哦,你名字是你爸給你起的。叫蕭鉦。”靠,這麼巧。看來我注定是這個名字陪我一生啊。兒呀,你剛醒,一定很餓吧,娘去給你做點吃的。看到兒子除了失憶,其他還算正常,母親又高興起來,因為隻要沒瘋掉,一切會慢慢記起來的。蕭鉦,16歲。原本是江蘇X縣一中的一名高一學生。由於網癮成性,經常到網吧通宵,這次更是連續通宵半個月,導致猝死網吧,沒想到竟然穿越到百年前的大清朝。一想到自己在21世紀的死將會給親人朋友造成的巨大傷害.蕭鉦默默的難過了,後悔自己不該整天逃學泡網吧,都是該死的遊戲惹得禍。但是後悔藥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成有過,蕭鉦決定不能再像前世一樣玩物喪誌。並在心地暗暗的發誓,即使是亂世,也定要闖出一番名堂,讓這世的母親過上好日子。在家修養了半個月後,蕭鉦也基本康複了。算算時日,今天已經是1月底了,距曆史上偉大的辛亥革命也就差9個多月了。蕭鉦於是告訴母親自己想去當兵。母親當然不想自己的獨子去拿命吃飯,死活不肯。但蕭鉦態度堅決,母親隻好哭著同意了,但一再囑托兒子要多長心眼。要保護自己。蕭鉦對於母親的囑托都一一答應。看著母親頭上稀疏的白發,雖然自己的記憶停留在21世紀,依然感到痛心,更加堅定了自己闖出名堂的決心。次日淩晨,在母親的依依不舍下,蕭鉦背著行李,正式踏上了在這個世界的征程。一路走來快三個月了。蕭鉦終於決定投奔當時的北洋軍閥黎元洪。因為不久後的武昌起義黎元洪也是要參加的。並且還是未來的武昌首義的都督。一想到自己將會為辛亥革命盡一份力。蕭鉦心裏就充滿激情。不停的趕路,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村莊,自己所帶的幹糧也差不多吃完了。順便去跟老鄉討點飯吃吧。隨意敲了一間房門。開門的是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夥子。“兄弟,我是準備去當兵的,我的幹糧快吃完了,能否給點吃的。在下先行謝過了。”見到來人。蕭鉦客氣的拱手道。“哦,這位兄弟,一路辛苦了吧,快屋裏請。”見此人這般客氣,蕭鉦也就跟著他走進屋。進的屋來看見床上還躺著一位老婦。一個老漢正坐在床前給老婦喂著湯水.“爸、媽,我帶了個客人回來。這位兄弟是去當兵的,路過這兒。討點飯吃。”聽到兒子的話,老漢臉色突然變了,指著蕭鉦道“滾出去,這不歡迎你。”一頭霧水的蕭鉦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我說老伯,不給就不給唄,也不用發這麼大火吧。這時。帶蕭鉦進屋的青年問老漢:爸,你一向都是樂於助人的,今天是怎麼了?老漢說:“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我當然要幫,可是他要去給那萬惡的衙門當走狗,我怎麼會幫,別忘了你媽就是讓那狗官命人打的。”“爸,你誤會了。蕭鉦兄不是去當縣衙的兵,而是要當革命軍人。”在進屋的路上,蕭鉦已經跟這個青年介紹過自己了,並且介紹了當下的時局。也知道了這位青年叫李青。聽到兒子的話,老漢態度緩和了不少.接著又有些擔憂的和蕭鉦勸道:“孩子,你還是回家去吧,革命黨人前不久還被抓了好多人呢.都被當眾槍斃了。這年頭,保住命要緊啊,革命的事,還是讓那些大人們去吧。”“大叔,話不能這樣說呀,革命乃是為全國百姓謀生路啊,現在的清政府喪權辱國就不說了,還欺壓百姓,隻要我們勞苦大眾團結一心,勝利終將屬於我們,而且,現在國內革命形勢已經呈燎原之勢了,相信不久清政府就會垮台,在這個時候我們都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聽到大叔的話,蕭鉦不禁義正言辭道,就是太多的人這種事不關己的心態才導致中國的一再沒落,遭受列強淩辱。看到蕭鉦那堅毅的表情,大叔也為之動容了,為蕭鉦做了幾個窩窩頭並留他在此借宿。由於沒有多餘的床,蕭鉦就和李青擠一個床。並且經過交談。蕭鉦發現李青也是個充滿正義的人,隻是生在苦命的農家,也沒念過書,但是他有一腔熱血。和蕭鉦越聊越奠定了他和蕭鉦一起革命的念頭。聊了大半夜,兩人默默的睡去。早晨吃了早飯後,蕭鉦和李大叔告別的時候,李青也纏著他爸要和蕭鉦一起去參加革命。最後經過李青和蕭鉦的再三相求。李大叔同意了讓兒子一起去參軍。一路上,蕭鉦和李青講了很多國內國際形勢.讓李青聽的一愣一愣的,深深的被蕭鉦寬廣的見識所折服.也讓他從心底裏覺得跟著蕭鉦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經過了一座座城池。可以看到好多地方的清軍腐朽不堪,這樣的軍隊怎麼能保衛國家呢。並且一路上有許多逃難的災民,從他們口中得知,四川的保路運動也進行的如火如荼。好多地方也有革命軍的身影。這一切的一切,都預兆了一奸惡偉大的事,那就是黎明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