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譽新懷揣夢想(1 / 1)

張譽新生於四川省巴通市望平縣龍莊鎮的一個小鄉村,他為老大,另有兩個妹妹,從小家境貧寒,小時候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吃飽,生日的時候,希望媽媽趕場買些泡麵回來吃,父母沒有手藝,沒有賺錢的能力,父親好不容易到煤礦上班,結果因為工地出事工資也沒拿到,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三個孩子讀書,生活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其中一個妹妹主動放棄學業(那時他剛上初一)希望家裏把大部分經曆給到成績還可以的張譽新,父母就這樣苦苦支撐又過了幾年。張譽新也很爭氣考上了大學,在9幾年的時候是我們村的第一個大學生,在大家高興之餘,學費、生活費等又給了這個家庭當頭一棒,隨後父親主持召開有史以來第一次家庭會議,會議中大家都保持沉默,氣氛愈發緊張,這時,年齡最小的妹妹也剛來到初一,見到家裏這種情況,便用她那稚嫩的聲音大聲說:爸爸,哥哥讀書可以,而且剛考上大學,你們也很不容易,我不想讀了,這樣家庭負擔就會好些,我和姐姐也可以出去打臨工補貼家用。整個家庭都知道,小妹妹的從小夢想就是當個老師,讀書也很賣力,哪裏是不想讀,是不想父母的負擔太重,頓時四周好像凝固了一樣,連呼吸聲都聽不見。思來想去,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最後就留下了張譽新一個人衝刺學業。

大學期間張譽新深知家庭的艱苦,所以邊讀書邊打臨工,同學放假談得最多的是到哪裏去玩、吃什麼、各種消遣,可這些對於張譽新來講一點不敢奢望,也並不埋怨別人有個好家庭,他認為能生在現在的家庭有這樣兩個妹妹和支持他的父母,他該有多幸福。

2012年,張譽新大學四年會計專業畢業,他的夢想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能給父母和妹妹一個好的交代。畢業後不停地在職場跌跌撞撞,受過很多白眼和取笑,張譽新認為這些隻能給他更為強大的力量,所以他並沒有因此而泄氣。

時間也許是最有效的鎮定劑,磨平了初始的棱角,讓一個人變的越來越沉著、思想上的成熟。張譽新也從當初的小白,逐漸也能在部門獨擋一麵,工作也逐漸穩定下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上級的認可。在自己奮鬥的同時內心也永遠沒有忘記父母的教誨和兩個妹妹的無私,所以他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去感恩他的家人。

在這個公司裏麵有一個女孩經常會和張譽新開玩笑,也許感官上覺得是三觀一致,所以有很多聊不完的話題。就這樣他們基本就是工作之餘無話不談。

郭娜家境優越,從小在城市長大,性格各方麵都比較外向,而張譽新可能因為家境原因心底有些自卑,在職場也盡力去掩飾自己的缺陷,屬於偏內向一點,這點也正好和郭娜形成強烈的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