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公元前210年),本名趙扶蘇,嬴姓,常稱公子扶蘇,母係楚國人(暫定),秦始皇的長子,被趙高矯詔,懦溫,為了理想,自盡身亡。
……
“…父皇,為什麼…”
麵對趙高所指派的宣旨官所詠誦的‘內容’,扶蘇的身體雖沒有絲毫顫抖,但內心卻是翻江倒海,接過書簡,隻覺眼前一片昏暗。
扶蘇多希望目前的天氣是一場大雨,能和他目前悲傷絕望的心情一般。
…胡亥,危噫……
回憶起與父皇嬴政的最後談話,扶蘇雖然不太喜歡胡亥,但卻知道皇權旁落的後果是有多麼的嚴重。
萬分嘲諷的是,前幾天下的雨水,讓將士們苦不堪言。
偏偏今日的天空難得的一片晴朗,陽光甚至通過縫隙照射在宣旨官的臉上,仿佛是在表示始皇在側,神鬼都不可抗旨。
宣旨官催促他接詔,仿佛父皇在宣判他的末日,他扶蘇仿佛是屬於舊時代的餘孽,在胡亥的新世界,是根本沒有扶蘇的位置。
扶蘇的手撫摸著佩劍,這是父皇在他臨行前賜予他的,父皇當時的複雜眼神他並沒有理解,但此時此刻,他卻好似懂了些許。
在一側一同的蒙括眼中閃現著一縷奇異的光,他自以為隱藏的很好,卻沒有逃過扶蘇和宣旨官的眼睛。
“…是這樣嗎,父皇……”。
扶蘇好似在自言自語,又好似在回複什麼人的答複一般,默默地閉上了眼睛。
看到扶蘇聽天由命的姿態,宣旨官的表情卻閃現出恐懼,他的眼中看著蒙恬眼中的懷疑與殺氣,心中有鬼的他已經不敢在催促扶蘇了。
蒙恬已經在開始勸說扶蘇,那聲音在宣旨官的耳朵,又宛如惡魔的回音。
“扶蘇公子,陛下必然出事,我們應率領30萬大軍,查看真相,如有奸人搞鬼,我們即刻北上勤王,讓您重得皇位”。
我的天哪,扶蘇一定會答應的,如果扶蘇答應的話,自己一定會被用來祭旗的…
宣旨官的內心已經幾乎被嚇尿了,但多年的職場生涯,依舊讓他表現一副麵無表情的莊嚴。
他再一次的催促扶蘇,隻是這一次很明顯底氣已經有些不足了。
扶蘇沒有說話,默默抽出佩劍,進入書房,蒙恬見狀,急忙跟進書房,宣旨官也一同跟隨,蒙恬不敢阻攔。
扶蘇重新展閱書信,看著看著就哭了。
佩劍持喉,想自殺。
蒙恬說:“陛下在外,並未更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人鎮守邊境,公子來監督,這是天下的重任。現在隨便聽信一個使者的話,就自殺,怎知這不是詐謀呢!再上書請求,不準而後自殺,也不晚啊!”
使者擔心扶蘇改變心意,連忙催促了好幾次。
扶蘇對蒙恬說:“父親賜兒子死,何需再請求!”就自殺而死。
蒙恬不肯自殺,使者將他交付官吏,囚禁在陽周;使李斯的舍人為護軍,然後才回來報告。胡亥聽說扶蘇已死,想釋放蒙恬。
碰巧蒙毅為始皇出去祝禱山川回來,趙高對胡亥說:“先帝想舉賢能者立為太子已經很久了,可是蒙毅進諫認為不可,不如殺掉他。”就將毅囚禁於代。
蒙氏家族由於扶蘇的自殺,保住了後世數千年的忠君之臣的美名,他會隨著史書而流傳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