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家住黎瓦
第一章,徐九,家排老六
人生隻有一次,怎麼活都是自己的選擇。
徐九,家排老六,往上數還有五個哥哥。叫徐九,隻因有個嗜酒如命的老爹,字識的又不多,便以九代酒賒下了他的名字。
徐九他們家住黎瓦村,也算是個好地方,因村子在黎瓦山腳下得名。
黎瓦山山頂四季積雪不化,隨著時令和陰晴變化,有時雲遮霧繞,恰似仙女隱去麵龐;有時碧空如水、萬裏無雲,當第一縷陽光照下,偶有“日照金頂”的奇景,美不勝收。山腰又有鬆柏、草甸,其間夾雜著朵朵野花,恰似掛著一條斑斕的玉帶,使“冷峻”黎瓦山平添了幾分“柔情”。而山腳下鄔沱江支流那馬河潺潺流經黎瓦村,這方水土也就養活了這一方人。黎瓦山景色旖旎,還有著“住在黎瓦金不換”的美稱。
黎瓦村口口相傳,先祖輩自清朝來到此地,早先並無人家居住。
某夜,那馬河下遊村莊的村民,來到黎瓦山腳下捕魚,忽見遠處隱約火光閃爍,然未莽著上前探查,而是告知了下遊村莊的族長。
翌日,族長差兩人前往探查,約五六人,觀幾人並非惡人。些許時日觀望下來,也並沒有出格之舉,便默許在黎瓦山下定居繁衍了下來。
至農曆丙子鼠年,黎瓦村已近二百人,徐九便生於當年春分後。
是日,產婆一聲:“母子平安,”徐家五個小男子漢吊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了。
徐家老大徐文趕忙問道:“李婆,我娘還好嘞?”
其他幾個弟弟也是殷切的盼著。當裏麵傳來:“嗯嗯!人還好著嘞”
得到肯定,徐文幾兄弟徹底放下心來,首差四弟徐傑去村口小賣部將消息告老爹去了,其他幾個兄弟夥著在廚房忙了起來。
二弟徐武拉著五弟徐嘉燒水劈柴,老三徐英給大哥打著下手處理著鄰居家借來的雞。
這雞還是徐文今趁早找到還沒出門的鄰居鄭叔,憑著自己平時多砍份柴、多打桶水的勤懇,借到了這隻養了一年多冠大直立的老母雞,好給母親補身子。
鄰居家平時也是看在眼裏,直言:“這家有這孩子在,不出意外早晚會好起來的。”
徐文人老實、勤快,是村裏的俏後生,學習成績又好、經常幫著村裏人寫信讀信,深受村裏人的喜愛。如果不是攤上個酒鬼老爹,村長家的千金今年也該嫁到他們家了。
這個家裏的光景雖是慘淡,好在幾個孩子懂事知道體恤母親。一個個都在分擔著家裏的擔子,從來都是大帶小、小托幼,幾個孩子沒讓母親太過操心。不然這家還真是飯都吃不上了。這不家裏老六生了,那徐老漢不管不顧的,照舊每日隻顧著喝酒、打牌。
徐傑自家裏忙不迭到村口,喘著粗氣喊道:“爸..爸!”剛要近前將家裏老六出生的消息告訴徐老漢。
徐老漢一個冷冽的眼神:“吼啥子嘛,闖到你二大爺了嘛?”
徐傑想上前拉老爹的手也是不敢有所動作了,隻敢顫巍巍的說道:“爸..爸..,媽生了弟弟了。”
徐老漢不鹹不淡的回道:“生就生了嘛,天大的事?男娃還是女娃嘛?”
“是男娃兒,是個弟弟。”
聞言徐老漢就搖頭晃腦歎息道:“咋個又是男娃子嘛!我就不能要個千金嗦!罷了、罷了,幹酒、幹酒。”
邊上的村民便轟然笑道:“你老徐頭兒就沒得女兒的命,你想啥子哦。”
徐老漢聽到周邊的哄笑聲,也沒了喝酒的興趣。晃悠悠的站起身,將抽剩下的煙頭,最後再砸吧一口,閉上眼睛緩緩吐了口煙圈。看著要燙到手的煙頭,隨即往地上一甩。便用枯黃的手指抹了把臉,就邁著王八步就朝著家裏不緊不慢的蕩了回去。
而徐傑那消瘦的背影跟著徐老漢身後三四步距離往自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