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徘徊(1 / 1)

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因開在秋彼岸期間故得名彼岸花,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彼岸花,因傳說中它自願投入地獄,被眾魔遣回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忘川彼岸,給離開人界的魂們指引與安慰。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裏的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裏正放著佛帶著的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著的花再看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雲: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麼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將這花種在彼岸,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彼岸花也是地獄接引之花,傳說花香是有魔力的,能夠將死者生前的記憶給喚醒,因為它顏色似火,所以又被稱為火照之路,這是黃泉路上的唯一的風景和有色彩的東西。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忘川彼岸,午後黃昏,斜陽穿過雲層灑在窗台上,微風吹落了櫻花,屋簷上的風鈴搖曳發出清脆的碰撞之音,婆婆坐在院子中央轉動著紡車,輕輕地歎了口氣念叨:“唉..糊塗啊,最終你還是選擇這條路啊...”

午後的薄霧散去,一艘小小的渡船搖搖晃晃停靠岸邊,少女一襲白色短衣長裙,胸前的飄帶隨風飄起,長到腰間黑色長發有些淩亂但掩不住少女雖有些許蒼白卻依然美麗的麵龐。她麵無表情地接過擺渡人遞過來的盒子,便頭也不回沿著小路向著遠處的院落走去。原來小路兩旁長滿了蘆葦,在此秋分季節這裏本是一片金黃。白衣少女衣裙經過的瞬間,從金色的蘆葦叢中開出了紅色的花朵,就像被鮮血染紅般蔓延開來,這便是彼岸花,這種花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長葉子,秋天立起開花,冬天葉子又慢慢退去。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婆婆停止轉動紡車,緩緩起身走到院門前,遠遠看到少女經過之地綻放的紅色花海,低頭看看自己手中的名冊,輕輕歎了口氣:“忘川彼岸,地獄花開,又是多少人的怨恨啊!

白衣少女這時已走到婆婆麵前,伸出手:“給我吧”。婆婆在這忘川彼岸守了100年,送走了了不計其數形形色色的往生之人,他們的懊悔,憎恨、悲傷婆婆早已習以為常,反正喝下婆婆的一碗湯後,一切生前之事都將永遠沉入這忘川河底。白衣少女從婆婆手中拿過生死簿看了看,嘴角掠過一絲冷笑。她徑直進了院子,選了櫻花樹下的那間屋子,將她從生界帶來的唯一的一件東西-玉笛收入袖中,玉笛上麵的“月”字清晰可見。白衣少女此刻起,將以“冥月”為名,地獄之花為信,為徘徊在忘川彼岸的亡魂指引方向,為他們打開地獄之門。當她送走100個亡魂之日,便是白衣少女從懲罰中解脫,踏上輪回轉世之路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