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初曆1年1月,蟲族大軍大舉入侵海藍星,海藍星居民的純槍實彈根本射不穿蟲族的軀殼,而蟲族卻能輕而易舉地殺死人類。
因此即使海藍星居民人數再多,再勇敢,也難以射殺蟲族,導致海藍星居民被迫逃離海藍星。
當然,海藍星的居民也不會輕易放棄生存的空間,隻是海藍星被侵占後,可以食用的食物減少,甚至海藍星的植被開始枯萎、消逝。
星際初曆1年3月,被蟲族侵占的土地會喪失活性,難以種植農作物,這是因為蟲族身上會分泌一種體液,有侵蝕土壤的作用。
人類生存的空間漸漸縮小,難以生存的植物不能給人類提供食物,動物也在慢慢產生變異,開始適應現在的生活,人類獲取食物的難度增加。
人類在蟲族入侵時死亡率高達87%,隻有20億人逃過一劫。
但之後的生存也格外艱難,人類外出尋找食物,先要躲避蟲族和變異的動物,穿梭在荒蕪的地表,獲取食物。
餓死的,病死的,被蟲族和異獸殺死的,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死亡的,甚至有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自殺的。
人類之間也會為爭奪食物,和發泄情緒而發生戰鬥,導致有人死亡。
星際初曆2年1月,海藍星上的總人口隻剩下不到3億,老人和小孩的數量有50萬左右,男女比例7:3。
當生存出現困難,人類漸漸開始團結起來,科學家抓緊發展科技,研究可以殺死蟲族的武器,並尋找其他可以生存的空間。
在蟲族入侵海藍星之前,海藍星上的人類也好奇在海藍星以外,是否存在其他的星球?那些星球能否供人類居住,生活?
他們發現了赤耀星。赤耀星格外的小,比起海藍星,就像海和島的區別。
在宇宙中,赤耀星是比灰燼塵埃都要細小的存在。人類站在海藍星上是看不到赤耀星的,那是在一次意外中,偶爾發現的星球。
當有了向外開拓的科學技術和能力,人類絕不會放棄希望。
星際初曆2年9月13日人類研究發明了可以在宇宙中載人航行的星艦,未來號。
未來號內有自給自足的生存係統,可以供5千萬人生活居住。各類各式的武器,各種在太空中活動的機甲。
於是人類有了三個生存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未來號前往赤耀星,那是當時發現的唯一可以供人類居住的星球。但赤耀星的體積比海藍星小太多了,物質資源供給不足,隻有少部分人可以居住,不過比較安全,沒有蟲族的侵擾。
二是在星際中航行探索,尋找其他可以生存的星球。但除了剛開始五年提供物資,以後的物資需要自給自足,或自己去搜尋。前路未知。
三是留在海藍星上,堅守自己的家園。這裏有相對熟悉的生存環境,但也有蟲族和異獸的侵擾。
“小七,你想去哪?”一個9歲的小男孩自言自語似的問蹲坐在他右邊的小女孩。
外麵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危險,他即年幼,又毫無反抗能力。即便這距離蟲族入侵已經過了一年半多,但是在塔裏基地建立後,他從未出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