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奇襲(1 / 2)

趙婧的各路哨探派下去。

打仗就是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虎父無犬女,趙婧如果不是女兒生,一定能夠繼承王保保的帥位。

很快,孛羅帖木兒停戰的原因找到了!父帥那邊得手了!

……

王保保和張良弼分兵以後,不再隱藏自己的動向,他已經成功甩開了孛羅帖木兒。

他命令全體將士輕裝上陣,每人隻帶五天的口糧,風馳電掣般的全速推進。

目標之一一個:上都。

張良弼和李子春交戰的時候,王保保的一萬精銳,已經抵達上都城下。

他立即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廢後救主。

奇皇後要挾元順帝,將元順帝挾持到上都城樓,要他下令王保保撤軍。

此時的上都,駐軍尚有三萬,不過都是些老弱殘兵。精銳部隊都被孛羅帖木兒帶走了。

皇太子一黨做夢都沒有想到,五十萬大軍,加上高麗支援的十五萬軍隊,竟然攔不住王保保的二十萬人馬。

更沒有想到這王保保來了這招釜底抽薪的戰術。

他這是拿他和自己的女兒做賭注,哪一路都有覆滅的風險。

張良弼的兩萬人馬做到了,趙婧郡主成功拖住了孛羅帖木兒。

當然,這一路也要歸功於孛羅帖木兒對大元的忠心,他的左右搖擺給了趙婧郡主更多的時間。

現在,王保保的一萬精騎也成功殺到了上都。

元順帝走上城樓的時候,心中顫顫巍巍的。他年輕的時候,也是想做一個中興之主的,挽救大廈之即倒。

元順帝即位後,親自扳倒權臣伯顏而親政。親政初期,他勤於政事,任用脫脫等人,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包括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以完善法製;頒布舉薦守令法,以加強廉政;下令舉薦逸隱之士,以選拔人才。

但元朝久積弊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

元順帝慢慢的就泄氣了,後期逐漸怠政,沉湎享樂,元廷內鬥不斷,外部民變迭起,無法有效地控製政局。

後來,朱元璋攻占大都,元順帝無奈逃回蒙古草原,失去了去中原的統治。

他看著城下那風塵仆仆的愛將,那一萬蒙古勇士,內心裏那快要消失殆盡的小宇宙突然激活了。

他發出帝王的呐喊:“所有蒙古勇士,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鏟除妖後,興我大元。”

城樓上的那些戰士本來會是被奇皇後協迫造反的,他們心知肚明,隻能隨波逐流。

現在陛下發出了皇命,他們底氣十足,瞬間清醒。

“鏟除妖後,興我大元。”

“鏟除妖後,興我大元。”

……

這三萬將士山呼海嘯的呐喊聲,傳遍整個上都,附近的老百姓也紛紛拿起武器趕來清君側。

草原上的牧民,人人皆可為兵,閑時牧馬,戰時為兵。

一個時辰不到,上都城下集結了數萬名成吉思汗的子孫。

奇皇後見大勢已去,還想掙紮。她想奮力一搏,用一把匕首架在元順帝的脖子上。

她惡狠狠地威脅道:“妥懽帖睦爾,念在夫妻一場,讓他們放我們娘倆一條生路。否則,我現在就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