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畢業後的曹操
從漢武帝招聘公務員施行的是舉薦製度,要推薦兩種人才:品行好的是孝廉和學問大的是秀才。到了東漢,要避光武帝劉秀的諱,把秀才改為茂才,都是一回事。又增加了至孝、敦樸、有道、賢能、直言、獨行、高節、質直、清白、敦厚等十餘項舉薦的人才類別。
舉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到了漢末,舉孝廉已經和個人品德沒有關係了,隻剩下潛規則了。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政府有規定:人口滿20萬的郡每年可以舉孝廉1名。名門大族、官宦子弟相互舉薦。但是名額非常有限,能夠被舉薦的都是下麵的人拍馬屁孝敬權貴的一份大禮。
漢代士人的出路就是做官。
曹操畢業了,畢業就要找工作,估計學習成績不怎麼樣。因為他走的是舉孝廉的路子,沒有走茂才的套路。
有人會問,曹操的詩歌很牛,那不叫學問。
啥是學問?儒家經典,尤其是易學和圖讖這類的學問最吃香。靈帝時期,文藝振興,藝校畢業的也能當官。
找工作需要牛人的推薦信,曹操找到了橋玄。曹操屬於閹黨,閹黨被士人看不起,但也不敢輕易得罪。
為啥找橋玄,是因為他官大嗎?不全是,是因為他好通融!
先把橋玄的簡曆曬一曬,橋玄在靈帝初期曆任司徒、司空、為人節儉,沒有多大本事,在外戚、閹黨和黨人之間和稀泥誰也不得罪也得罪不起,大佬們找了這麼一個舉手聽話的。沒事的時候冠冕堂皇地說些掃黃打非、落實計劃生育、緊密團結在劉宏主席的周圍、堅決維護安定團結這些有用的廢話。
再說個橋玄最有名的故事,你對橋玄就能更深的了解了:他的小兒子在門口玩耍被匪徒綁票要贖金,橋玄拒絕給錢,軍警包圍了歹徒卻不敢動手,橋玄大怒,豈能為了小兒的性命,讓匪徒無法無天,結果匪徒被殺,兒子也被撕票。並且建議以後凡是劫持人質想要勒索的應該同時誅殺,不能贖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慘死在匪徒之手。一個連親情都不講的人,哪裏會有什麼人性,沒有了人性,跟禽獸還有什麼區別?
這麼一個人,士人和閹黨們都看不得起他。不管這麼樣,橋玄給曹操寫了一份評價非常高的評語:“天下快要大亂了,恐怕你就是將來安定天下的大救星!”
借助曹家閹黨的勢力,曹操的父親曹嵩和橋玄又有同僚的關係,讓橋玄寫封推薦信也不是一件難事,更不是壞事。有了這份評語已經夠了,20歲曹操舉孝廉做了郎官,出任首都洛陽的北部尉。
——許劭的一句話讓曹操成了名人
橋玄評語的分量夠嗎?按說已經夠了。
但是當時最大的豪門望族是袁家,最有聲望的人是袁紹。
雖然曹操小的時候,也曾經和袁紹一起玩耍過,但現在想要見袁紹一麵實在太難了,袁紹列出的條件非常苛刻:非海內知名人士,不得相見!
換句話,能夠接近袁紹,自己就能一躍成為大腕了。
有這麼重要嗎?你去想一想,有哪個非著名的演員不想上春晚。
想見到袁紹,難!
聽說袁紹最怕一個人?怕許劭,
怕許劭的輿論監督。
按照孝經的規矩,要蓬頭垢麵,衣著簡樸以示對逝者的尊敬。可是在袁紹為母親丁憂期間,衣著奢華,帶著大批車馬、隨從浩浩蕩蕩地回家。袁紹不怕別人的非議,最怕大漢著名的人力測評專家汝南人許劭先生,擔心被他撞見或者知道。將要進入汝南郡時,趕緊遣散賓客,換上簡樸的衣服,獨自駕車回家。
名氣就是財富,名氣就是號召力!到了今天還是一樣,到了美國也一樣。沒有了姚明,誰還看火箭隊。
七殺最容易出名。
當時的士人經常在一起搞個文化論壇,指點江山、激昂文字、批評時政、互相吹捧。為當時著名的士人李膺、陳蕃、杜密、王暢、郭泰、劉表、張邈等人分門別類,級別從最高的“三君”依次為“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聽上去跟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差不多。
名氣雖好,哪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曹操沒有進入排行榜,反正就是沒名!
靠!沒有名氣還敢來江湖上混!
橋玄建議曹操要出名去找許劭,非著名高幹子弟曹操初次求見許劭,表現的象個小學生,拿著厚禮非常有禮貌懂規矩。也許是曹操閹黨的身份,許劭鄙視他,將其拒之門外,讓曹操很沒麵子。
但曹操沒有氣餒,趁機威脅許劭,有些害怕的許劭說出了流傳千古的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