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進善待武鬆一年卻不及宋江與其短短相處十幾天呢?
首先從身份上來講,柴進甩宋江幾條街。柴進乃皇族後代,家業龐大,就算是皇帝,也得給他三分薄麵。反觀宋江,隻是個縣城的刀筆小吏。日子過得也就比窮人好一點點。所以無論從財力還是地位上,宋江連柴進的腳指頭都不夠。
可又為什麼,武鬆對宋江的崇拜卻遠遠蓋過柴進呢?甚至一些六親不認的盜賊,見了宋江依然肯俯首稱臣,而柴進卻遠遠沒有這般待遇。
首先,宋江最擅長的就是收買人心,他能把一兩銀子使出千兩黃金的效果來。為什麼這麼說呢?
舉個例子,假如柴進和宋江都是一個公司的領導。他們倆都想跟某一個下屬搞好關係,但是宋江用的方法就與柴進不一樣。按照柴進財大氣粗的性格,柴進會直接給下屬送條華子抽,但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賞賜。對於下屬而言,你還是那個領導,我還是那個員工。反觀宋江則用不著送一條華子。他隻需要在你抽煙的時候,遞給你一根紅塔山,甚至還親自給你點上,然後他自己也給自己點上一根,陪你坐在一起聊聊天,解解悶。這就是一種更接地氣的社交方式。
既然你覺得與他平等又讓你覺得親切,而綠林好漢們大都處於社會底層。比起物質,這些階層的的人更需要的是一種尊重和認可。柴進雖待人和善,但是姿態畢竟高高在上,而宋江多年在基層上班,更容易接地氣。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宋江深諳此道,總是能抓住對方當下的需求並給予滿足。
武鬆在得了瘧疾的情況下,常人都是避之不及的,但是宋江不僅沒有疏遠他,還每日陪他喝酒吃飯,這種每日的小恩小惠是肯定能勝過柴進那種大恩大德的,這也極大的激發出武鬆心裏的依賴感,很容易讓武鬆把宋江當做自己的哥哥武大。
回到原來的話題,那就是春申君豢養門客三千多人,為什麼到最後,死了沒有一個人幫他報仇呢。
春申君當上楚國丞相後,人開始慢慢飄了。看見戰國其他公子,也都在養門客,自己也跟風養門客,他隻是把門客當做一種門麵,目的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名聲。並沒有把這些人真正當做兄弟或者知己,甚至員工都算不上。
他就好比柴進一樣,老子有的是錢,隻要有人落難,過來投靠我,我都照單全收,自以為自己在做好事情,幫助那麼多人,以後這些人肯定也會對自己感恩戴德吧。但是他們忘記了,這些過來投奔的人,大部分是社會底層,他們來投奔你,要的不僅僅是吃喝,更重要的是獲得尊重。
然而柴進和春申君,卻把他們當下人看到。真正有骨氣或者有水平,因為你的名聲慕名來投靠你的人,看你這樣對待他,也不會感激你,等有機會定會離開你。而隻有那些好吃懶做,又不知羞恥的人才會留下來,坐吃等死。